钱艺林
摘 要:全视角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个过程”(获得和互动)、“三个维度”(内容、动机和互动),它们相互依存和促进。它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内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生成,在多元的互动中获得。
关键词:阅读教学;全视角理念;《女娲造人》
丹麦教育家克努兹·伊列雷斯提出了以“两个过程”和“三个维度”为中心的全视角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包括两个过程(获得和互动)、三个维度(内容、动机、互动)。这一理论突破了过去学习理论的局限,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讨论学习。从这一理论出发,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挖掘文本内容,包括文字、结构、主题等等,并通过发现、品味、感悟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除了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形成全视角融入阅读、学习的观念和习惯。下面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融入全视角理念进行阅读教学。
《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故事,初看情节简单,语言明白如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从女娲造人的过程讲起,然后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再讲讲神话体裁特点就结束了。学生大都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对神话也不陌生,如果这节课就止于讲解“一个神话故事”,那就流于肤浅。其实,不光是《女娲造人》这样的课堂,其他很多课都会出现这样的通病。从全视角理念出发对这类课进行诊断,那就是对文本内容的挖掘不够,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充分调动,课堂缺乏多维互动,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的“获得感”。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寻找“金句”,对话文字背后的秘密
优秀的文本,总有一些“金句”,这些句子能够推动情节、体现主旨,彰显文本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个性风格。通过“对话”的“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金句”,能够让学生快速接近文本内涵,对内容主旨的把握、对文本艺术魅力的感受也能事半功倍。《女娲造人》对“人”的表述用了许多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直接指向“人”,这就是我们要关注的“金句”。于是笔者和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师:同学们能找到文中修饰“人”的词语吗?
[学生找到了“聪明美丽”“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优美的作品”“可爱的小人儿”“灵敏的生物”等词语。]
师:为什么一个“人”字,有那么多不同的表述,你们读读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生:从“聪明美丽”“优美的作品”,我感觉到人是美的。
生:“可爱的小人儿”“灵敏的生物”是写人的可爱和聪明。
师:有个词语叫“秀外慧中”,外表和内在都写到了。还有吗?
生:“管理宇宙的非凡气概”说明人的能力很強。
师:说得好!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人的自信,人的尊严。
师:同学们,我们由这些词语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对人的描写有不同角度。人好厉害!
师:是的,一篇美文描述同一个事物,可用不同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能够品析出事物不同层面的含义,感受作者评价的变化和文章内涵的丰富。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金句”。请同学们再朗读品味文中对“人”的不同表述的句子!
“好的教学触动人的生命,唯有教师自身生命的整体融入,真切地感受、回应课堂的冷暖,才能激励、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动人的灵魂。”[1]184对《女娲造人》的教学,如果直接进入对女娲形象的分析,不能有效唤醒学习动机,但如果从寻找文本“金句”入手,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受到激励。这个寻找的过程,肯定是师生、生生融入、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对话式”的语文活动收获技能、审美并感受到“人的伟大”的过程。
二、推论结构,共研“简单”情节的丰赡
很多课文情节不复杂,但这不等于教学的“简单化”。很多文本看似情节不复杂,但师生对此共研推论的话往往会生成很多教学资源。《女娲造人》的结构就是:女娲感觉孤独→造了第一个人→造了许多小人儿→造了更多的人→让人类世世代代绵延下来。由此,有的教师设计出“女娲在造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之类的任务,这对于初中生来说缺乏挑战性,并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推敲文章的结构,就会发现女娲造人的过程并不是如此简单,其中还隐藏着“第二结构”。如果从这个角度挖掘内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收获感会更强。笔者的教学如下:
[教师出示如下代表情节发展的句群;学生开展小组研讨活动。]
[①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②从此,她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③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④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⑤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⑥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并没有终止。→⑦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
师:这是代表本文情节发展的句子,句与句之间有因果联系,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一、二句是因果关系,女娲感到孤独是起因,(通过造人)不孤独了是结果。
师:既然不孤独了,为什么到了第三句还在说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呢?
生:第四句说了原因“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所以第三句是结果,第四句表原因。
师:对。接下来,结果第五句又是第三、四句的结果。那么第六、七句呢?
生:这跟第三、四句的关系一样,也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
师:那么课文情节就存在三组因果关系:第一、二句为一组;第三、四、五句为一组;第六、七句为一组。下面请同学们小组研讨,分析在每一组句子中女娲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生:第一组是解决自己的孤独问题;第二组是解决人类的数量问题;第三组是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
师:由此同学们发现了人物形象的什么变化规律?
生:女娲一开始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后来为了人类的生存,由为自己到为大众,感觉是在渐渐提升。
师:这就是女娲从实现小我到实现大我,从实现小爱到实现大爱,从实现瞬间到实现永恒的过程。情节虽采用神话的想象,内涵却是教育我们在现实中要有为人做事的境界。
“我们是什么,便只能看见什么。”[2]笔者以进入人物内心、触发学生思考为目标,列举的句群故意隐去了女娲造人“用材、方法”方面的句子,而凸显她心理、目的变化的句子,使学生在高质量的共研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并从“故事里的事”中收获“故事外的理”。
三、转换思维,同构任务情境的维度
有教师在《女娲造人》的教学中设计了“想象‘小人出来后想对女娲说什么‘小人儿的生活场景”等“拓展写作”内容。这样的设计体现的是“女娲→造人→人怎么样”的单向思维流程,是以“儿童写儿童”,它也许适合小学生,但对于中学生来说则缺乏思辨力和多维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积极的写作动机。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要优良的设计,以开启积极进入个体心灵世界的通道,只不过,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具体形式会有所不同。[1]172安徒生的童话是写给“十八岁到八十岁的孩童看的”,神话也应该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点,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不但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加深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同理心。[3]笔者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流程形成任务思路——“女娲→造人→女娲怎么样”,进而共同讨论设计出带有多维任务情境的作业:
①女娲看到第一个她亲手做成的小人儿“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会想什么,说什么?
②女娲看到芸芸众生的生活场景,她又会想什么,做什么呢?
第一个问题,相当于设置了“生活情境”。有的学生写“女娲看着第一个小人,觉得有做母亲的感觉”;有的学生写“看着第一个小人说,以后你要一个人生活啦,靠你自己,环境险恶,愿你能克服困难,找到幸福”。
第二个问题,相当于设置了“社会情境”。有的学生写“女娲会想,这么多人可不能有犯罪啊,要维持安定”;有的学生写“女娲制定了治安条例管理这些人”;还有的学生写“女娲把坏的小人重新又变成了黄泥,回炉再造”。
作业“内容”直接影响了学习“动机”,多维任务情境能让学生在互动中有更多的收获。从学生回答可以发现,他们的角色发生着转换,在与文本、人物、环境的多元互动中思维有了更大的动能和张力。
全视角学习理论的“两个过程”“三个维度”,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它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内容,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充分的互动中生成,在多元的互動中获得,而获得反过来又促进内容和动机的优化。本文仅是该理论对阅读教学启示的举隅,还有更多有价值的贯穿该理论的语文教学实践等着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什么是好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布鲁姆.如何读,为什么读[M].黄灿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79.
[3]李兆燕.用好教材,让学生有感而发[J].人民教育,201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