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盛
【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工读学校是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有效的场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工读学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措施,使学生向社会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劳动者这两个目标迈进。
【关键词】工读学校 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初中历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2021年是历史纳入广州中考的第一年,历史的学科地位更加重要。初中生学习历史,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能塑造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让初中生爱上历史、学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国情怀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 年,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使命感。工读学校是教育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有效的场所,在工读学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尤为重要,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向社会合格公民和社会合格劳动者这两个目标迈进。
本文通过以《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课为例,浅谈工读学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通过对拜占庭文化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元的,历史也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查士丁尼法典》是本节课另一难点,通过对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法律和法治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一、提高工读学校历史教师的素养
历史是一门涉及面广泛的学科,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升讲课、授课的能力和历史学科专业素养。工读学校与普通学校不一样,工读学校有其特殊性。工读学校注重学生的塑形铸魂,把“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作为教育目标。工读学校是管理型的学校,因此,教学和管理并重。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工读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的接受程度,笔者在讲授《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一课时,上课的语速适当放慢,兼顾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接受能力,另外在讲课过程中,适当把上课语言通俗化,因为本节课是世界历史的内容,学生本身基础较差,笔者通过把本节课知识通俗化讲授,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工读学校作为教学和管理并重的学校,老师的管理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与其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管理学生,倒不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会有更好的效果,笔者在本节课中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希望通过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达到更好管理学生的目的,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向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劳动者提供助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工读学校学生家国情怀的措施
(一)新旧知识和中外历史串联、对比培养家国情怀
《查士丁尼法典》是本节课的难点,相比于普通学校,工读学校学生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以及影响相对要困难一些,因此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联系本学期已经学过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以及影响,通过两部法典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统治秩序的规范,加深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认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笔者引用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过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希望学生更能理解《查士丁尼》法典的影响。《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的地位十分悲惨,《查士丁尼法典》虽承认奴隶制,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典。通过串联《汉谟拉比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在法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完善。工读学校招收的是具有心理及行为偏常、家庭难管、学校难教的不适宜在普通中学就读的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以及法律观念,这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个人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长远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二)引用时事、社会热点和重大纪念日提升家国情怀
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是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但是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将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湮灭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笔者所在的工读学校,每天晚上必须收看新闻联播,学生对于国内外的大事比较了解,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用了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如:“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通过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摘要,希望学生更能够深入认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并且得到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改革开放是富国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劳动者是工读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乡土资源中渗透家国情怀
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从拜占庭保存古典文化和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两个方面展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引用了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关于文化自信方面的论述,以此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同时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提升文化自信,为传承与发扬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另外,笔者所在的工读学校地处广州,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区,引用广府文化这一乡土资源作为历史教学的有利补充。因广府文化学生熟悉且贴近现实生活,能在教科书与现实间搭起一座桥梁,若只有教师空洞的讲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通过广府文化这一乡土资源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与认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代入情感,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府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笔者所在的工读学校每周二、四下午学生都需要练习禅武,禅武是传统的武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夠更好的练习禅武,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三、结语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价值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脚点。工读学校与普通学校不一样,工读学校招收的是具有心理及行为偏常、家庭难管、学校难教的不适宜在普通中学就读的学生。因此在工读学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十分重要,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劳动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专业素养,另外还要根据工读学校的特殊性,正确把握工读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的吸收程度,使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希望通过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达到更好管理学生的目的,也希望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向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合格的劳动者这两个目标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赵敏.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以“辛亥革命”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第8期:26-27.
[2]叶敬玉.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9,10B:45-48.
[3]高蒙.初中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J]. 新智慧,2018,(17):133.
[4]李敏.初中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探讨——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为例[J]. 新智慧,2020,(18):131.
[5]王道勇.借助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J]. 读写算,2020,(25):38.
[6]程颖.浅谈工读学校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