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2019-12-26 07:40黄靖然张卫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树人立德

黄靖然,张卫平

(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需要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需要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教育客体接受的起源和终点,使得教育客体树立接受目标,选择接受内容,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

关于需要的定义有几种观点。在《辞海》中,需要被定义为:“有机体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表现”[1]陆庆壬教授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书中提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谓的需要是人们对客观外在事物的渴望或欲望,对人类生命的存在,发展和延续的客观要求,以及对客观生理条件的主观反应。”[2]

人们对需要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间, 形成了关于需要的不同理论。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马克思对需要的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探讨需要理论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1 需要理论及与大学生成长需要的逻辑对应

1.1 马克思关于需要的理论及大学生的社会需要

1.1.1 需要理论

需要是人的根本性质。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论述,既体现了必然性,又体现了社会性。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论述,既体现了个人需要,又体现了社会需要。所谓个人需要,是从微观角度上看人要生存就必须伴随着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中提道:“人如果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做事,就什么都不能做。”[3]又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说的:“人们必须先解决饮食,生活和穿着问题,然后才能参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4]所以,在马克思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物质上的需要是人最根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和基本的需要。它关系到人类能否活着,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社会需要体现需要的社会性,是由人的根本性质决定的。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所以人的需要也带有社会性色彩。社会性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特有的,它的产生源于社会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体现。

1.1.2 大学生的社会需要

马克思关于需要的论述丰富而深刻, 本文在此只借以分析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当今时代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政治多极化交错发展,多元文化不断在碰撞中升华进步。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和世界观还尚在形成之中,他们充满朝气,在物质和精神上有更多的需要,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成才欲。在政治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的路线、方针高度认同,大学生要求入党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生活和学习上,大学生群体团结互助,乐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学习小组,喜欢沟通和交流。

1.2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大学生的个体需要

1.2.1 需要层次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被称为“人本心理学之父”。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最具代表的理论成果.马斯洛首先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到了需求水平的概念。他提出了5 个需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穿着、水、空气等的基本生存需要,关系着人自身的存在和种族繁衍。安全需要是指人们对安全和稳定的追求,体现人希望避免威胁的心理。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渴望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 得到关心与理解爱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和自尊两方面,是人渴望得到认可与被认同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们追求自身潜力和充分自我提升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既体现了需要的全面性,又说明了需要的无终止。需要的全面性,说的是人可以同时有对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需要的无终止,是指当需要得到满足,满足需要的活动暂时停止,新的需要又会产生,接着又有满足新需要的活动发生,如此往复,不断循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同样体现了需要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由原始到文明的进化史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该文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只分析大学生的个人需要。

1.2.2 大学生的个人需要

人的需要虽然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但在人同时共存的几个需要中,有程度最强烈的核心需要。大学阶段,随着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加强,对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再是大学生的核心需要,而是把重心更多地转移到了对感情和获得支持与被同伴认可的需要上,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理解,特别是尊重。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沉浸于在自我超越中获得成就感。

利用需要理论分析明确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多种渠道入手,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

2 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需要是人进行积极活动的内在动因。是人对外界世界的诉求,反映了人与外界需要和满足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象是人,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中结合需要理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

2.1 需要理论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本性的基础上,并体现着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包含了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本性即需要而进行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飞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改善。大学生的核心需要从以往的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发展为对群体认同与尊重等较高层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树立健全人格的基础就必须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对大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方式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认知程度; 二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对人的感染和指导。人格不仅是心理学的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同样适用。它既包括文化、教育等的智力因素,又包括品德、意志、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作为重要的理论方向,通过合理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内化,经消化吸收后,由行为外化。培养受教育者知行统一的人格。

2.2 尊重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实现的精神基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经磨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经过了革命、建设、改革,走上了复兴之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要培养出大批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奋发向上的进取心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对人生与世界的理性认识,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立足于丰富的社会和生活实践,实践决定认知程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与优化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道德品质。其次,教育者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积极的人生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作风、疏导的方法对待受教育者。重视受教育者,尊重受教育者。

2.3 融合需求引导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

由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不停进行、发展着的,所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是在不停变化发展着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和需要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需要的变化多样,层次丰富,它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一维向多维发展。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然是随之变化和发展的。否则,固守既有教育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然不能适应社会状况,不能合乎人性发展,更不能满足人变化了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融合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体现对个人的关怀;实现个人需要的同时,促进人社会性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融合多学科知识,当代社会处于各种思想意识交汇交融的时代,只有与各学科同向发力,才能发挥满足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协同效应。

2.4 需要满足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着力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要满足人的物质性需要,也包括人的精神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满足人的精神性需要,教育方法的恰当运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着力点也在于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 教育方法的理论创新和教育方法的运用及实践创新。教育方法的理论创新,要借鉴教育学中优秀教育方法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大学生的内心,融入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关注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认识方法、 实践方法和调节评估方法三个维度。运用认识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教育对象、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获取进行教育活动需要的信息。实践方法的运用要注意灵活性和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一种或几种教育方法,合理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创设情境,把隐性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只有把人的需要作为其实践活动的土壤,扎根人的需要,才有可能实现人性的完善和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忽视了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的就极有可能是不会享受生活、不理智的学生。

3 需要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需要是人的本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学科。因此,在实现路径上考虑需要的因素,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3.1 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渠道,更要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立德的目的是树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打破传统只注重人才的专业技术层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育人工作的重点便是德育,培养思想道德高尚的专业人才才能为国家和谐繁荣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要通过教学、环境、实践三方面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践行程度。首先,教育者要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同向同行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逐渐实现树人。其次,优化校园文化。学校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应利用校园影响发挥其对大学生的潜在教育影响力,丰富隐性教育资源,拓宽立德树人的教育渠道。最后,社会实践作为立德树人的服务方向,在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顶层设计,让大学生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下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需要,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3.2 立德树人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修养、积极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6]富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感,道德高尚的人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这也成为教育事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坚持形上追求与形下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而上的追求,大学生会把精力更多放在业务提升与发展方向上,忽略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思想素质的提升,则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实现其价值使命。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环节的“形下操作”。任何理论的终极意义都是实践。只停留在形而上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了纸上谈兵。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选择人性化的方法,人性化的内容,在人性化的环境中进行。必须始终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大学生的物质需要和对文化的渴望,引导大学生把这两种需要结合起来。

3.3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教育者要实现教育目标势必要依靠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其教育内容势必以引导立德为主,打造道德认知、道德修养、道德评价相统一的理论系统。

在道德认知的维度上,引导受教育者了解何为善与恶,分清是与非。明白责任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有责任意识的责任人格。责任人格是一个人对自身、家庭、社会、国家尽职尽责的基础。道德修养作为道德实践的重要形式,是集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于一身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深化对培养道德习惯,确立道德信念,锤炼道德意志的培养。

3.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发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统一”的原则,让思政课“入脑、入耳、入心”,达到让学生“真学、真懂、真听、真用、真信”。这就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3.4.1 创新思政小课堂凸显显性教育

思政小课堂是显性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为特征的理论灌输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选择时机满足学生的表达诉求,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提高教学效率。思政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学方法上针对教学内容恰当运用课堂辩论教学法,小组研学,课题研究。

3.4.2 增强社会实践放大隐性教育

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其次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7]这说明人的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需要也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产生之后不断被满足的。人离不开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同样离不开社会。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比如,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访问、支教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强化的内心的善意,同时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正如其他技术一样,我们数显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美德。”[8]

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内心的某种需要,激发兴趣,创造理想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在优化创新中,联系实际,满足大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需要,促进其本质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