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初探

2019-12-24 00:21李淑艳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育人

李淑艳,张 虹,李 新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由于近几年学生的来源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年龄小,入学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对理论课学习易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他们从高中到大学,虽然角色转变了,但自我控制力还没完全建立起来,但其思想活跃、积极乐观,乐于参加活动,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如何解决这些症结,是高职院校“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教育模式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 “大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大思政”是指在认知思政理论课的作用、内容、方式、目标时的宏观视野。“大思政”是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既要重视课堂实践与校内外实践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又要强调在教育内容上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时代特征,结合学生现实状况,增加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仅负责思政工作及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突出学校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同时传承了思政教育的良好传统,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思政教育工作有效拓展,适应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这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1]。

2 构建高职院校“大思政”工作格局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适应高校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围绕立德树人开展思政工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提升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水平,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这是各级高职院校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

2.1 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学校的根本问题是办学方向和培养人的问题,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政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出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对高校党委抓好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需要校党委切实肩负起全面领导、管党治党和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能否建构系统、高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校党委的作用至关重要。校党委要有统揽全局的大视野,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都肩负着“大思政”工作的领导责任,必须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有明确清醒的认识,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真正建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实施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大思政”工作落到实处。如我校于2018年召开了思政教育质量年工作会议,主要领导通过讲党课、上思政课、形势报告等方式促进思政工作深入开展。既当教育家,也当政治家,切实把思政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抓实抓好。

2.2 学校各部门要形成合力

建构“大思政”工作格局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育人职责。学校组织、宣传、学工部门和团委,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等各部门,都必须自觉承担立德树人的责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环境,培育优良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做好思政工作,要从立德树人出发,学校的思政工作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应自觉服务于育人目的。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应自觉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宣传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理想信念作为己任,合力育人、全面育人[2]。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3 高职院校“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

3.1 强化新生入学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高职院校的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新生入学教育是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入学教育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与进步。尤其对那些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来说,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甚至连大学校园都没进过,他们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进入大学校园,入校后的积极引导教育对大学生未来的行为养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新生入学教育中,首先,对新生辅导员进行校规、校纪、平安校园、理财、防骗等培训,对迎新志愿者进行细致的引导培训,要求在接待中显温情,在军训中培养学生的品质;在入学教育方面围绕各专业特色、如何进行角色转变,学习方法及综合素质提升、入党启蒙教育、大学生的责任使命和校规校纪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大学生涯有一个更清晰、更明确的认识,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行为习惯。另外,还要注意部分学生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疏导,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学会感恩,学会适应,学会共处,养成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团队精神,塑造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担负起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3.2 建立稳定的思政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传播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是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来看还存在有待提高的地方,专职思政教师数量也相对不足,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更是缺乏。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政治坚定、理论知识扎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思政教师队伍[3]。另外,要加强学校之间、校内外的合作交流,借鉴各学校的先进经验,达到强化学科建设的目标。

3.3 强化理论课教学形式,活跃思政课堂内容

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思政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抽象的理论课通过形象的分析案例、生动的在线教育、图片的直观展示,达到学生乐听、爱看、难忘、易接受的效果[4]。在讲授相关内容方面,也可采用课堂辩论、演讲、展示的方式进行,但教师要从选题、辩论的手段、辩论方式、小组的划分、时间的安排等多方面全方位进行考虑。在辩论中,教师要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辩词,并给予公正的评判。通过这样的辩论会,不仅能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更能锻炼每一位参加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胆量。在课堂上还可通过宣传正面典型弘扬正气的方式,对学生的积极发言和学习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予以充分考虑,同时,对课堂上出现的违纪行为,应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与制止,但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尤其尽量减少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批评,现在的“90后”和“00后”学生都很有个性,非常注意个人形象,如教育的方法不得当,可能会适得其反,还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只有处理得当,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

3.4 加强能力培养,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活动之中

高职学生思想活跃,但在理论修养方面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作为思政教师应努力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锻炼其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其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事政策。高职院校这方面开展了很多活动,如“青马研习”、志愿者服务、演讲比赛、“红歌”大赛、舍务大赛、技能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学生的需要,但更多还是唱响主旋律,把握大方向,让学生们在积极参与、亲身感受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3.5 强化师生沟通联系,坚持日常辅导

现代化网络信息手段已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最主要方式,必须加以引导,稍有不慎,学生很容易受错误理论、不良习气的影响,长期下去会使已形成的正确教育付诸东流。学校要加强对思政教师、辅导员的学习与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比如QQ群、QQ空间、微博、微信等多渠道、多途径强化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对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想办法,及时给予解决。这也是现代化网络信息时代的一种积极的应对办法。除此之外,应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尽快融入学生之中,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党团活动、主题班会等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学生活动的结合点,从而达到思政教育入心、入脑,育人的目的。

3.6 树立优秀典型,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如果学校没有正确引领,加之高职学生年龄小,政治上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应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利用学生论坛、在线理论学习与讨论、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打造全方位、多角度的校园环境,使教师乐于教,学生勤于学,各有所获,各得其乐,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