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

2019-12-24 00:21陈维民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校医中医院学生党员

陈维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1 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1.1 中医院校医学生的特殊管理机制

中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医学生特殊的管理模式。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科学与经验紧密相连的学科,医学教育由在校理论学习和医院实习组成。因此,医学院校的管理模式有别于一般普通院校。目前,国内中医院校大部分实行院系合一,即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由学校进行管理,五年级或五年级以后进入临床学院或附属医院,由临床系(学院)或附属医院进行教学及学生工作管理,学校对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相对方便和规范,而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实习基地(医院)较为分散,见习或实习管理存在多部门管理及带来交流和管理上的不便,这就给医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

1.2 中医院校医学生的特点

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具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培养周期长,学业任务重。医学本科生一般学习时间为5年,长学制如本硕连读为7年或者8年,更长者本博连读达9年,比其他专业学生学习时间长。此外,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科目繁多,除了要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整个医学系统知识;既要学习中医知识,又要学习西医知识,再加上大量的临床实习,造成医学生的学习时间长、任务重。二是专业实践性强,综合素质要求高。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因此中医院校的医学生至少要有一年或者是更长的临床实习、见习时间。通过临床见习、实习加深学生对疾病发生过程的认识,提高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培养医学生的目标就是让他们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这就要求医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由于医学生繁重的学业和长期的实验操作,很多医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较低。同时,医学生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的素质外,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医患纠纷的增多,更要求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三是就业面窄,就业压力大。由于医学的专业性较强,医学生就业面较窄,就业岗位相对单一,如医院、诊所、预防保障部门、医学院校、医药研究机构等和医学相关的单位是他们的主要就业场所。而随着医学院校的快速扩招,学生人数的高速增长,医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上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压力较大,由此产生的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在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要理顺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建组织与其他管理部门及医院的关系,充分认识党员质量对中医院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将党员质量培养置于中医院校的长远发展之中。

2 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难点

2.1 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大众化、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功利性并且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发展为功利主义的盛行提供了现实基础。不少学生的入党动机由原来的教化型、荣誉型、报恩型、冲动型、盲目型变成时髦型、实用型、投机型、功利型、从众型等[1],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多样化、功利化、复杂化的趋向。由于中医院校医学生就业的特殊性,就业面相比其他院校较为单一,一些学生将入党作为就业的竞争条件,作为增强就业竞争力、找到好工作的砝码,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这些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入党动机的不端正,不能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2.2 党员教育培训缺乏系统性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在医学生党员教育上缺乏系统性,入党前后的教育培训不均衡,培训形式单一,创新不够。虽然很多学校已基本建立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培训机制,但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思维,培训的形式往往限于课堂教学,形式单调,缺乏新意,效果不佳。尽管培训都通过相应考核并结业,但学员对党的基本理论的掌握和思想认识水平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党员后期培养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一旦学生入了党,其再学习和再教育主要靠学生自己完成,这就造成教育培训重视前期发展而忽视后期教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3 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

总体上看,大多数中医院校在党员发展程序上相对比较规范,在学生入党“进口”上把握比较严,但忽略了党员的继续教育与督促,或是教育活动缺乏新意、流于形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仍然突出,表现为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下降。一些医学生党员不能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敏感问题认识不清、对重大政治热点不关注、党性修养淡薄,组织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化,服务意识不强,奉献精神缺乏。此外,党员参与党内外活动不多,与团学组织、社团群体联系较少,医学生党组织的整体影响不明显,学生党员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有限。

3 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途径

3.1 建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为提升医学生党员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加强中医院校党的制度建设,要在尊重党的政党建设规律和医学生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医学生党员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因此,保证医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源头上控制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的各项标准吸收新党员,形成入党程序的规范完整,完善发展党员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把入口关,始终把政治信仰标准放在首位,努力打造“又红又专”的医学生党员队伍。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做好入党前思想教育,着重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建立并完善党员发展标准考评程序,形成并落实党员发展的综合考察制度、定期汇报制度、“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党员公示制度、发展谈话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最后,规范健全团支部的推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地严格按照推优程序、推优标准推荐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

3.2 强化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为提升医学生党员质量提供组织保障

医学生的党建工作离不开组织的领导与支持保障,离不开工作队伍的建设。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学生工作部门的协同配合以及院系、医院党组织的贯彻落实是构建医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健全领导体系,明确工作目标。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医院、各基层学生党支部要链接有序,组织顺畅,分别在不同的层级上明确工作目标,做到条理清晰、工作到位,不留死角。其次,多管齐下,做好工作保障。相关的学生工作部门,如团委、学生处、组织部门等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密切配合,互通有无,共同做好学生党建的保障工作。再次,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并建设好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辅导员队伍和组织员队伍三支队伍,尝试设立党建辅导员,重点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党支部的活力与朝气,发挥党支部在学生工作中应有的作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最后,加强学生党建阵地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中医院校医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思路、新领域,使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通过建立党建主题网站、过网上组织生活、开展网上谈心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网上党建工作。为保证医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新的工作舞台,使过去“一条线”的党员作用扩展到“一个面”和“一大片”。探索学生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的新模式,形成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2]。

3.3 创新学生党建教育模式,为提升医学生党员质量提供机制保障

医学生党建工作要坚持把培养教育活动贯穿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渗透于学生的大学生活始终,切实加强入党前、入党时、入党后的教育培养,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努力使学生实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统一。在医学生培养教育中,一要立足“全过程”,即把党建工作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中。二要注重分层次实施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面向广大学生,抓好早期入党启蒙教育,启发优秀分子靠近党的组织。②面向入党积极分子,抓好集中教育,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素质,利用重大契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密切结合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工作,既要体现思想性、严肃性,又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3],切实端正入党动机,促使他们真正在思想上入党。③面向发展对象,抓好提高教育,加深其对党的宗旨、目标等的理解。④面向入党后的学生,抓好继续教育,通过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主题教育和实践锻炼等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医学生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三要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多样化党性教育。积极运用新媒体,主动抢占网络高地,充分利用QQ、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兴媒体开展党员“微教育”,提升党性修为。

猜你喜欢
校医中医院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学生党员在文化惠民主题活动中的专业优势
江苏省中医院首个海外惠侨基地开通连线46国侨领观摩点赞
郏县中医院:建设老百姓的贴心医院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浅谈校医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校医对职校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