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12-11 10:07孙颖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孙颖佳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当代教学中语文价值要求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语言的运用,思维的创新、审美的提升、文化的传播等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真正地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中,提出语文要重视学生在语言上的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在思维上的发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教师自身核心素养,让学生能以教师为例。本文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整体构架做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推进新课改中的重要环节,我国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在目前我国现有的课程中,是以各学科课程为依托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等。在语文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架构

1.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丰富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凝聚力和创造力[2]。”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价值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思维的发展、审美力、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教师要围绕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以及以后发展所需要的优良品质,形成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语文教学的建构: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和能力就是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需要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观念,知识的记忆不再是语文的核心重点,而是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到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第一,转变意识观念,学生知识的积累不再是最终目标,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载体,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去创建问题情境,借助前人经验去建构自身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认知方式。第二,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能够结合语言所在情境和语言所具意义,自主构建语感,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第三,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是行为习惯,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地打破习惯且又生成习惯,从这样一个过程中,领悟到语文价值[1]。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这一过程的感受,并把这种体验掌握吸收,成为自身面对未来学习时间的标准,为学生核心素养做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开展策略

1.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展开:

字词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由字词构成的语言则是人类进入语言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要求,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低年级的学生主要就是学习语言的构成也就是字词。以汉语拼音、笔画、借字典查字的构建,以及字词相互之间的搭配和句式的运用,是小学语文主要的教学内容[3]。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去体验和感知,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二年级《小马过河》一文的教学中,主要的目标是1.认识14个生字,会写“愿”等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在这三个教学目标中,前两个就是语言的构建和运用,新课标中对它的要求使慢慢提升的。汉字的拼音、结构等是低年级的语文要求,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就要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去理解它们的意思,能够把握语文课程主要内容,理解词意思,理解课文的中心情感和思想。这一系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后期学习的主要方式。

2.思维发展和提升方面开展:

语文阅读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从文章的阅读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着重于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联想和理解。但是新课标的要求是,让学生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中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4]。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用对话的方式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学生会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课文的内在意义深化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一种有创造意义的思维活动,需要从学生自主阅读中,逐渐的培养。例如在《亲临兵马俑》中,课文主要的学习目标是:1.自学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0节。3.针对词句、课文内容提出问题。4.了解秦岭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这节课堂中,后两点是学习的重点,但很多教师还是以字词和句子为重点进行教学,这就让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效率。课程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的朗读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爱恨情感,并逐渐加深这种情感,从而让学生形成国家民族的一种使命感。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思维的提升又能对学生阅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两者相互发展,形成科学核心素养。

3.审美的提升方面开展:

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的审美就是借助语文教材中美的事物,向学生传输美的影响,在审美的过程中,塑造心靈[5]。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程大部分的实现工具性的价值,没有凸显审美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促进语文能力提升为一体。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这些内容渗透到其中去。例如在《村居》这一古诗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里有小草、黄莺、杨柳的情境,学生能通过这些描写,进行想象,‘春天来了,小草悄悄地出来了,黄莺也在自由的飞,岸边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抚摸着堤岸,薄薄的春烟笼罩着春天。这些美好事物的画面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逐渐感受到春天来了的美丽风景,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心情。通过对风景的描述认知,去丰富学生美的储藏,经过不断的积累,形成了更加完美的认知。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还要把能力运用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形成创造美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