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课程改革的上海教研实践范式

2019-12-05 08:27李茂,徐潇雅
未来教育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范式研修教研

成果完成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教研,是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宏观政策指引教研方向,课程改革拓宽内容范畴,实践需求影响教研方法。作为课改中枢,上海教研需要体现出“上通下达”的特征。在探索与实践中,上海教研持续审视教研职能,聚焦教研价值、教研内容、教研方法、教研机制,不断研究与深化保障课程转化的教研机理,逐步构建了上海教研实践范式,形成了实践范式在教研实践中的应用路径与实施策略。

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构建

课程改革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职业能力为重点。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设体现课改要求的国家课程,如何使国家课程转化为教师理解与实施的课程,进而转化成学生经历与获得的课程。这是一个教育难题,也是教研系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面对课程改革对教研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对当前教研现状进行调研,对教研要素进行梳理,对教研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教研价值、内容、方法和运行机制的重新认识和判断。

上海教研实践范式是在价值取向指引下,以内容范畴为载体、以实证方法为手段、以运行机制为保障的常态化运作模型(见图1)。这个模型主要阐释了实践范式中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再塑上海教研的价值取向、创新跨界联动的运行机制,拓宽课程视域的内容范畴,形成基于规准的实证方法。该模型明晰了实践范式的各要素,建立了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诠释了对教研内涵的认识,提升了教研的理论高度。

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推展与应用

近年来,上海市、区、校三级教研以上海教研实践范式为引领,围绕日常教研、主题教研、课程调研与项目研修,建立了反映范式内在特征的教研活动路径,推展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现以项目研修的运作过程为例,阐释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应用。

项目研修指针对教学、教研实践中的真实问题,确立清晰的研究目标,组建教研合作共同体,基于可利用的资源等边界条件,持续促进研究深化与实践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项目研修的推展,一般以获取信息、形成共识、得出规律等为基本任务,以“教研事件”为抓手,组织团队成员深入分析问题,协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同时系统提炼经验,并进行一般化及理论升华,形成“普适性”的规范。其利用“教研事件”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如图2所示。

图1:上海教研实践范式

从图2可知,引出“教研事件”后,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的活动方式,运用“以事引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思,以思引事”的方法来深化思考与研究,提炼点上的经验,解决面上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很有必要针对研究阶段的特点设置相关项目活动,现以上海市小学语文研究生教师团队教学能力发展项目研修为例进行说明。

(一)分析队伍现状,以事引思

随着时代发展,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担任教师的比例日益提高。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专门调研了小学语文学科研究生教师的现状,发现了这些教师的典型特征。

图2:项目研修中利用“教研事件”开展实践研究的过程

他们存在的弱项与多数职初教师相近:文本解读能力欠缺,教学要求把握不当,学情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经验明显不足。他们的优势在于: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较多研究方法,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为此,我们确立了如何充分利用研究生教师的优势,有效突破弱项,以较为快速地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的研究目标。

(二)开展项目研修,以思促研

相对而言,研究生教师的数量并不巨大。为此,采用项目研修的推进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组建若干稳定的研修团队,精选典型教学主题,参照以下流程,开展持续三年之久的研修。

1.组建研修团队,形成教研共同体

遵循上海教研实践范式强化团队观念的价值取向,组建研修团队。每个团队均由市教研员领衔、区教研员负责、八位左右研究生教师参与。团队定期组织研修活动,所有成员均需参加,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此外,依托信息技术,搭建交流平台,以便及时互动,体现教研共同体特征。

2.强化文本研读,形成基本理解

针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欠缺的现状,强化对于文本的精细研读。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团队协作、课程视域、证据意识。

首先由研究生教师查阅资料,自主研读选定的课文。进而,组织研讨活动,在研究生教师各自介绍文本研读情况的基础上,市教研员等指导教师与研究生教师进行交流研讨,明确课文要点,强化方法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如在研读《威尼斯小艇》一文时,市教研员强调:一是要对各个中英文版本开展对比研读,发现差异,分析原因,获取启示。二是要基于课程视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这篇文章,注重目标、教学、作业的一致性。三是要立足证据收集、分析与应用,围绕文章说了什么、我们明白了什么、哪些证据可以支持我们的判断、作者采取哪些方法吸引读者等开展研读。

活动结束后,研究生教师参照指导专家建议,再次借助各类资料,深化文本研读,在交流平台中分享心得体会,形成研读笔记。

3.开展集体备课,进行试教活动

在对文本形成较深理解后,团队开始集体备课。研究生教师在全面思考如何实施教学与评价的同时,分别围绕文本解读、目标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应用、教学反思等方面,各有侧重地开展专题研究,做到人人都全面思考,个个有重点任务。

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教师尤为重视理论学习与方法应用。仍以《威尼斯小艇》为例,有的教师参照专家方法指导,继续强化文本研读;有的教师应用《教学设计原理》(加涅著),开展表现性教学目标设计研究;有的教师使用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也有的教师参照ADDIE模型,利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的程序,并在各阶段开展持续评价,进行作业设计与完善。

在此基础上,再次组织研讨活动。在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试验性教学后,研究生教师在评课的同时,对自己所负责的方面进行全面阐释。团队成员就方法适切性、分析深入性、结果合理性等开展研讨。最后,指导专家统整各类意见,进行高屋建瓴的引导与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研究生教师团队以专家建议为基础,利用交流平台充分沟通,相互借鉴研究成果,协作修正教学过程与专题研究材料,努力体现相互关联。如教学目标研究成果与实际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反思与教学过程的对应性等。必要时,再组织若干次集体备课与试教活动。

4.组织团队展示,促进经验升华

经过持续约两个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多轮次实践,围绕特定教学主题开展的教学研究日臻成熟。此时,择机组织团队展示活动,汇报研究成果。

在课堂观察后,研究生教师结合教学情况,报告特定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所有成果汇聚,即形成由文本分析、目标确定、课堂教学、作业应用、教学反思组成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专家交流活动体会,促进研究生教师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更精准地应用方法、更有效地改进教学。

(三)提炼教研规范,以研促思

经过三年围绕多个教学主题、遵循基本思路、持续优化过程的团队研修,研究生团队的教学能力日益发展。教学目标把握更加得当,教学过程处理更为贴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为此,市教研员组织提炼团队研修取得的成功经验,将其转化为教研规准。这种研修模式体现出以下典型特征:

第一,建立稳定的研修团队。学员数量相对较少,研修时间持续较长,组成总体稳定的研修团队。与之相对应,指导专家也全程跟进,增强指导的连贯性。有时也根据需要,邀请其他指导专家,以增加视角,拓宽视野。

第二,遵循基本的操作路径。实施流程包括文本解读、集体备课、试教优化、团队展示等基本阶段,彰显学科特征。研修立足单元进行课文分析,强调对目标、内容、教学、作业的整体思考,体现课程视域。在各个阶段,多数采取个别思考、团队研讨、改进优化的操作方式,促进研究深化。

第三,突显充分的沟通协作。对于教学主题,所有研究生教师均需全面思考,体现整体性,又要围绕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体现深入性。在团队研讨中,学员既要清晰表达研究方法与结果,又要理解他人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还要关注各方面的关系,凸显相互依存,促进沟通协作。

第四,注重方法的深度应用。围绕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建立相配套的思维支架。在研修的各个阶段,无论是个别思考、交流研讨还是专家指导,均借助思维支架展开,既提高了聚焦程度,也增加了研讨深度,还强化了证据应用。如对于文本解读,建立了如表1所示的分析框架。

经过“以事引思、以思促研、以研促思”的过程,原“教研事件”的普适性和操作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后续将“以思引事”,将此研修方式继续用于以全方位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小规模团队研修中,促进传播辐射。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上海教研实践范式揭示了“团队智慧,经验分享”的教研机理,呈现引领性、操作性和公认性三个特质。

表1:阅读教学的思维支架

引领性。上海教研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引领,重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同时强化对课程、评价的研究,增进了教师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实施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宽了课程视域,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引领性。

操作性。上海教研注重开发工具,应用信息技术,突出了证据的收集、积累、分析与应用,强化了调研参与者的证据意识。如开发活动告示单帮助观课教师提前了解教学要点,活动观察单聚焦观课要点,活动反馈单总结和反思活动效果为后续教研提供数据支持,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操作性。

公认性。上海教研强调引导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大力改善教研活动过程中的互动交流环节、重视档案积累、凸显实证教研等,逐步固化形成了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普遍学习和应用的教研模式,并建立了相关的保障机制,体现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公认性。

今天,在教育综合改革、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深化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教研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研系统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围绕着上海教研实践范式的推展和应用,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让信息化成为上海教研实践范式新的要素。将信息技术融入实践范式,使“上海教研”更精准、更高效,促进“上海教研”在传承中持续创新与发展。

让文化内涵成为“上海教研”的生态追求。我们将用团队智慧来满足教师的专业诉求,用经验分享来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持续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继续探索和推进以立足实践、重视实证、协力共赢为特征的上海教研。

猜你喜欢
范式研修教研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