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做”的哲学
——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背后的故事

2019-12-05 08:27撰稿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巴蜀育人学科

撰稿:马宏/重庆市巴蜀小学校长

成果完成者:重庆市巴蜀小学校

“跟着垃圾去旅行”——三年级孩子的PBL项目式学习主题

开心过“六一”儿童节的巴蜀孩子

马宏校长和孩子们在一起

五月的巴蜀园阳光灿烂,到处充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漫步其间,温暖而幸福的感觉,在我心中流淌……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走进巴蜀小学,这份暖意就深深地浸润着我的心间——被每个努力着的巴蜀人所感染。

自建校以来,巴蜀这所美丽的校园,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成就了多少人的期待,见证了多少人的奋斗。最近一次被感动,是在刚刚过去的2019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广活动中,诚挚地为每一位一同携手、参与其间、走过实践探索改革之路的巴蜀人鼓掌!借此机会与您分享关于巴蜀学校成果背后的那些事儿。

“做”的朔源,发乎于追问。1932年的《巴蜀建校宣言》,就发出了这样的追问——“教育有成功的一天吗?”“时代潮流在不停地前进,教育怎能停留在时代的后面?文化思想在不停地扩展,教育怎能停留在文化的后面?”

继承固本,创新求进,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与一代又一代巴蜀人的奋斗,不断回应着《宣言》中“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的建校宗旨。

如何循序渐进地推动一所学校的综合改革?如何破解“学科至上”“去学科化”倾向及“唯学科论”,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如何发挥基础类课程和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发乎于追问、求索于实践、奋斗于改革。传承中发扬的巴蜀人与新课程共成长,不断追问着这些问题,秉持“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的办学理念,持续进行着“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的实践探索。

该研究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历经多年实践探索形成的以“学科+”为显著特征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模式。这是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在一所学校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探索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力求把握综合化实施的行动路径。

学科,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存在,也是巴蜀课改的逻辑起点和着力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学科+”成果,包括“学科内融合”“学科+学科”“学科+生活”“学科+技术”以及贯穿全过程的评价协同、管理护航等内容,既注重发挥各学科本身独有的育人功能,又不拘泥于单一学科,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

实际上,从“互联网+”得到启发而凝炼的“学科+”,始终强调学科是基础;“+”不是简单相加,是为了突出学科内在体系、体现整体融合,它强调的是学科与不同关键要素的深度链接和融合。因此,在巴蜀,“学科+”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关键体现在师生思维方式和学与教的方法改变。

这里的“+”,加出了学科的育人本质,加出了教育的立德情怀,凝聚起更多人立德树人的共识和热情,回归了巴蜀教育的初心与梦想——培养“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现代公民”,从而共同过一种为生命增值的、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做”的哲学,滋生于成长的每一天。走进巴蜀小学,听,传承墙在说话。它伫立在校园的围墙边,看上去并不华贵,但朴素中透露着久远。拾阶而上,那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无不在深情地诉说着一代代巴蜀人坚实的探索和深邃的思想。

20世纪80年代巴蜀小学率先在全国小学开展的四轮十六年的“创造教育的科研实验”,奠定巴蜀教育的“创造”底色;新世纪以来依托“激活教育”课题,为孩子的梦想而创新,让巴蜀成为了一所激活生命的“梦想学校”。巴蜀人始终不敢、不能、不愿有违初心,凭借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基石精神,一步一个台阶,让巴蜀教育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充满生机与活力。

2009年初,我带着新一届领导班子接过担子,始终不忘初心,不负使命。学校以先进的思想立校,以创新的实践强师,以厚重的文化育人,以“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引领实践探索,“自下而上的现场创新”推动思想丰厚,不断激励、唤醒和鼓舞人的内生动力。

学校依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城市小学“生活教育”创新实践研究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学科课程综合化实践研究,一手抓团队,一手抓课程,以问题驱动,目标导向,植根现场,持续进行着“基于学科育人功能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与评价”实践探索。

回应立德树人导向,学校通过制订2009~2012、2012~2015、2015~2018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系统设计并渐进推动;通过研制《行动指南》,引领改革行动;通过“参与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种子教师计划”等,支持部分老师先行先试、选点突破,让老师告诉老师;通过“工作坊”教研机制,聚焦关键问题的集体研究,凝聚团队力量;通过每年召开的学术年会(小学教育巴蜀峰会),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深化;通过“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项目,联合教研,辐射带动……

多年来,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激情工作,与新课程同成长。每三年一个周期,一年一个重点,选点突破,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深化、再推广,不断循环深化,螺旋式深度递进,在持续的温和渐进的改革中,实现了巴蜀素质教育探索的新跨越,实现了师生及学校的常态优质和可持续性发展。

“做”的效应,一点一滴生生不息。我们很欣慰地看到,在校内,“做”不仅是几个人的全力以赴,更是一大群人的砥砺前行,呈现出“一群人走得远”的生动图景。

在校外,我们很欣喜地看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美好图景。巴蜀志愿者携手全市各区县的三十余所“牵手学校”共同参与的“1+1+N城乡学校文化互助”项目,安静务实地进行联合教研、共同体建设等研究。各“牵手学校”正日渐成为撬动当地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支点,辐射带动周边的N所学校、N个区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其实,长期坚守的突破与收获,就是对每一个巴蜀人融合学校价值与社会责任、共同践行“教育是做的哲学”的最好反馈,也是巴蜀人关于“结果往往孕育于‘做’到极致的探索过程中”的共识。

每所学校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的特色扎根于她由来已久的教育使命和一方水土的文化滋养。“静水流深,闻喧享静”,巴蜀立足现场,以关键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渐进温和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成果的最大价值在于课改中更多激情和共识的凝聚和改变,在于师生家长中更多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的自我突破,且这种改变与突破久而弥坚。

夜已深,来巴蜀至今的一幕幕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由自主地沉醉在与有情怀有智慧的同事们一起心手相连的“共同经历”中,沉醉在体味感悟“彼此滋养”的点点滴滴里。

《荀子》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华民族的典籍始终充盈着“做的哲学”;爱默生讲“没有做的行为,思想永远不能成熟为真理”,世界伟人的思想中始终流淌着“做的哲学”。是啊,巴蜀人,在追问中厘清价值,在行动中总结方法,在做事中熔炼团队,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教育现场中释放激情与理性,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做”教育……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用学术的方式守候生命的静好,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过有境界的教育生活。安静的巴蜀人在“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中相互浸润成全,尽情享受着静心做教育的欢腾,正生长起一所小学文化的力量。

猜你喜欢
巴蜀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