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理解 支持
——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研究

2019-12-05 08:27撰稿温剑青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未来教育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幼儿专业

撰稿:温剑青/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成果完成者:上海市静安区安庆幼儿园

安庆幼儿园自2005年就一直致力于幼儿发展评价的实践,十多年来承载着发现教育实践问题的快乐,遇到瓶颈与矛盾的困惑,寻求方法推动的喜悦,更有不断提升自我和专业思考的满足。

评价实践至今,形成了一些经验,但成果的累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行动过程。我们一直在行动中探究为什么做评价,怎么评价,评价了又如何等问题。回想初涉评价,根据指标开展评价,给了我们对幼儿发展的描述依据。之后,逐步过渡到记录幼儿发展现状的过程性评价,对追随幼儿成长的理念体验和感悟,促使我们产生更多基于观察,体验幼儿成长经历,给予满足其需求的教育支持。这样的评价,是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并适当、辩证地兼顾结果性的评价。十几年的实践,我们致力于解决四个问题。评价的价值如何从判断转向支持?评价的方法如何便于教师操作,提升其专业水平?评价的结果如何用于支持幼儿的个性发展与课程实施的完善?评价主体的构成如何形成互动合力?

评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每个阶段都会有瓶颈和困惑,也呈现了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和行动过程,这十多年的心路历程,让我们对评价达成了共识,我们进一步确立了理念和评价,是为了强化欣赏,并有效支持每位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是为了促使教师不断形成课程反思的专业习惯和专业自觉,并获得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品质,并让幼儿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评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对评价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认识,让我们不断精进、投入、专注,进而产生了如今的阶段成果。

评价,是一个让幼儿成长看得见的过程

我们经历了从关注判断到关注欣赏,从关注课程到提供教育支持的过程。我们不断解决谁来评?怎么评?评了又如何等问题。我们希望评价是一个让幼儿成长看得见的过程。

(一)谁来评?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产生共同体文化——树立了以支持为导向的评价观

“谁来评”是我们在研究进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也经历了评价主体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幼儿发展的过程需要教育主体的共同参与,从评价的角度而言,家长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幼儿也是自我评价、自我认识的关键,加上教师这一个主体,三个角色有效协作,呈现了在科学评价观下共同体验、共同欣赏幼儿成长经历的过程。

图1

一日生活皆课程,幼儿成长的每一个片段都是课程的要素。一个会独立、系统思考的教师,能从各类碎片化信息中梳理出结构要素,指向优化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在评价研究中,我们确立了“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探索评价如何尊重幼儿个性差异,促进教师思考、形成支持途径等策略,树立“以支持为导向”的评价观。我们期许评价的信息能如实地描绘出幼儿是如何学习与成长的,并坚信评价不是评判,而是在发现与等待中体验幼儿的成长。这样的评价才能呈现对课程的思考及调整,并指向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设计。

(二)怎么评?

开发专业分析幼儿学习特点与发展的系列工具——形成欣赏发展的儿童观

评价不仅仅是通过观察的方式就能完整记录儿童,也需要在过程中专注对方法的研究和对课程推进的整体思考,我们探索了支持教师评价的系列方法与工具,比如:评价内容的解读与观察指引手册、幼儿成长电子成长档案、幼儿评价操作手册、教师观察故事指引,等等。

1.方法与工具之一:幼儿评价操作手册

为了让不同水平的教师都能有效实施评价,我们基于尊重差异、支持发展的理念,设计了“幼儿评价操作手册”,为教师提供了对幼儿三年发展评价的过程性操作指引。该手册对“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并给予了工具提示。比如,评价前就包含入园前第一次家访分享评价理念的指引、每学年评价的起始操作提示、一个阶段评价的要素提示、一个单次评价的操作提示,等等。手册内提供了教师开展评价及指导家长评价幼儿、幼儿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案例。

手册带给教师“见树又见林”的系统评价指引,不同经验和发展水平的教师可以参照评价手册,获得有差异的支持。通过评价,教师和家长、幼儿一起分享有价值的发展信息,教育者有效地将了解和评价幼儿整合在一个过程中,体验幼儿成长的经历。

2.方法与工具之二:教师观察故事

这是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表现的一种质性评价方式,教师分析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特点,辨别幼儿寻常行为背后的发展需求,寻找教育价值和契机,并反思如何提供丰富多样的、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各类支持,从而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察故事,最终指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比如“评价价值取向的认同,对幼儿行为观察的专业,良好师幼关系的创设、家园协同合力关系的建立,班本课程的设计调整”,等等。

当然,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以伴随状态呈现在一日课程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内化评价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工具,在评价中不断促进自身思考以及形成支持策略。评价研究中,我们不断确立“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有能力的学习者”的儿童观,树立“以支持为导向”的评价观。

(三)评了又如何?

基于证据的行动支持——形成优化课程反哺幼儿发展的课程观

幼儿的成长展现了个性的、独特的轨迹,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幼儿,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然而,只有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对捕捉到的信息加以分析、甄别,并以此为基础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实践。进一步来说,教师通过细致地观察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反思课程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例如:活动能否促进幼儿的发展,课程目标的设置是否适宜,活动内容幼儿是否感兴趣并易于接受,活动过程是否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课程资源的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幼儿与材料能否产生有效的互动……

我们建构了动态支持幼儿个性发展的“幼儿评价-发现问题-优化课程”循证机制。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观察分析每一个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共性发展的可能性,作为不断调整教育行为以及阶段优化课程的依据,提高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整个“循证”,致力于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评价的过程要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

幼儿的成长具有差异性,在观察中,我们能够发现每位幼儿身上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个性化发展特质,要实现评价促进每一个幼儿的个体成长,就要在分析幼儿个性需求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一个小班幼儿在建构区为小动物盖房子。她先用长短不一的长方体积木进行围合,围成了一个很大的环形,并在里面放了一只绵羊玩偶。接着,她尝试为房子盖一层屋顶。她先后拿了一块三角体和一块长方体积木直接放在了绵羊头上,可是三角体在绵羊的头上因放不稳而滑落。长方体积木又太短,于是她把两块长的长方体积木相连接,可是,一放手积木就掉了。如此反复地把积木拿起来、尝试搭建了多次。教师发现幼儿具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只是在建构经验上对材料特质和空间大小的感知不足,因此尝试多次也没完成。教师思考后,在材料区投放了一些长的纸板,以及比小动物玩偶更高一些的搭建材料(积木、奶粉桶等)。

上文中,幼儿尝试用封盖屋顶的搭建行为来表征搭建房屋的需求,作为小班幼儿,呈现出较高水平的建构经验,针对这个幼儿,教师进行了评价,并以调整材料的行为呈现对幼儿的教育支持。评价就是需要教师认识到幼儿的差异,解读幼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从而提供适宜的支持,这正是评价的价值所在。

第二,评价的结果要优化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

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渗透在一日课程的每个环节中,评价的价值不仅体现于对幼儿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在提供支持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去反思行为和优化课程。教师会从评价结果中发现课程环节中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并以问题作为依据,引发对课程各环节的思考,并调整课程实施的过程。

大班教室里,有一条细长的“一日心情轴”图符(见图1),呈现了大班幼儿一日课程的每个环节以及幼儿对每日活动内容的“评价”。你享受今天的活动吗?在活动中高兴吗?幼儿在轴上用圆点记录自己在各个活动中的感受。蓝色圆点是“真开心!”黄色圆点是“有点难过”,红色圆点是“怎么回事!”“心情轴”的创设带给了教师更多观察幼儿情绪体验的机会。为了分析引起这些情绪的原因,在“心情轴”区域增加了一些便于幼儿记录心情的卡片和可以录音的录音笔,便于幼儿记录、表达、分享自己的情绪缘由。分享会上,幼儿表达了缘由和调解情绪的办法,有的幼儿说需要一张瑜伽垫用来放松身心,有的说需要一个音乐角听听音乐,舒缓情绪,还有的幼儿说需要一些毛绒玩具……教师发现这些来自于幼儿的支持真是太棒了,也提供了相应的调整情绪的环境支持。这也和大班“我自己”主题课程中关注自我和同伴情绪、自我管理情绪的核心经验关联。教师在依据幼儿“评价”的结果,关注个体幼儿情绪的同时,也了解班级幼儿对每个课程环节的“体验”,如有一些幼儿会提出在学习区域内的材料提供的需求等,教师可以基于此类来自孩子的证据,调整课程的设计。

评价每一个阶段的结果,都会呈现课程运行的真实状态,教师从发现问题到寻找原因,进而寻求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支持策略,再通过课程实施产生不断调整教育行为以及优化课程的证据,验证支持是否切合。

从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幼儿出发,在评价实践研磨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建立起专业观察幼儿行为的习惯,逐步形成反思课程的能力,以及依托证据调整教育行为的专业自觉。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基于循证的评价,不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推动课程优化、支持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

评价,让课程影响力不断延展……

指向个性化教育支持的幼儿发展评价,让教师和家长成为互动互助的评价共同体,共同体验幼儿的成长。也让每一个参与的教育者逐渐形成了价值认同、专业习惯和文化自觉。

评价的研究没有终点,它带给我们更多对未来的思考,譬如如何进一步研究幼儿的自我评价问题,助推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如何进一步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支持评价,让专业的评价更高效;如何进一步让评价成为一种提升更多教师专业水平课程文化等评价研究,让我们形成了开放式学习共同体,不断地卷入发现、化解课程问题的行动中来,更好地提供有利于幼儿未来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土壤。评价所带来的课程影响力,将持续引领我们站在理解儿童视角,设计满足幼儿需求的课程。我们将继续秉承尊重差异,支持发展的评价理念,用专业的教育行为,支持每一个幼儿个性化成长!

猜你喜欢
个性化幼儿专业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