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
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中央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系统设计,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前不久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基础教育在巩固提高普及水平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关键。为激励广大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国务院设立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教育战线的崇高荣誉,是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2014年和2018年,基础教育领域先后组织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两届成果奖共评出特等奖4项,一等奖98项,二等奖767项。这些优秀教学成果凝聚了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百花园中的杰出代表,充分展现了各地各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在战线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根据中央文件要求,教育部决定实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计划,推动各地各校主动学习借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坚持正确改革方向。中央三个文件,为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发挥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校长教师学习领会优秀教学成果前沿性、创新性、实效性等特点,遵循教育规律,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式。
加强成果内容凝练。“磨刀不误砍柴功”,进一步总结和凝练优秀教学成果,充分展示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关键举措,深入挖掘其基本规律、创新精神和应用价值,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公众认知,是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凝炼得有多好,推广就能走多远。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有效解决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凝练,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实施的路径与方法。要坚持应用导向,采用微视频、课堂实录、教案等多种形式还原成果应用场景,让成果看到见、摸得着、容易学,突出可操作性,有利于教育教学一线学习借鉴。
建立有效推广方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建立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推广方式。在全国遴选确定一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具体项目,形成详实的推广应用计划。在示范区和相关学校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推广成果和地区、学校数量。与此同时,建设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的资源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面向广大中小学和教师进行宣传推介,拓展成果推广应用空间,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学习、了解、应用优秀教学成果提供便利。
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过程,而是包含再理解、再加工、再生成的创造性劳动,应避免简单移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要突出学校和教师在推广应用中的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基层创新创造活力,既有学习借鉴,又有创新提升。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考虑推广地区和学校的环境条件不同,研究与之相适应的相应措施,提升推广应用的价值和推广工作有效性。
形成良好保障机制。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面大,参与面广,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健全保障机制,加强对推广应用工作的经费保障。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推广应用工作力量专班,明确各参与单位和部门工作职责。加强专家指导队伍建设,遴选一批教育教学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强、对成果参与或了解程度高的专家作为指导团队,加强对推广应用的工作指导,做好专家团队与推广应用示范区的对接工作。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对成果推广的支持政策以及对成果输出单位、个人的激励措施,确保成果推广工作质量。
过去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现在我们是大国办强教育。在中国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让我们携起手来,勠力同心,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从而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成长得更好。这也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