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 杨慧华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确定了童话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但是,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童话教学并未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部分教师在开展童话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因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走出童话教学的误区,真正发挥童话教学的作用。
语文课程基本性质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很难真正把握二者的平衡,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其教育功能,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工具,要想熟练地掌握必然不能脱离语文工具性,因此,要想学习好语文必须坚持不懈。但是在童话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像分析课文一样教学童话,丧失了童话本身的美感。此外,为了单纯地追求童话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的一些问题缺乏深度,学生已经知道了教师的答案,只能机械地回答“是”或者“不是”,使得学生很难深切地体会童话的语文美和情节美。
童话是儿童十分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许多教师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而是简单地将童话作品当作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讲解,教师仅仅是对童话作品中的文字进行讲解,童话的文体特征被破坏,学生很难体会到童话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创设情境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与领域。同时,创设情境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营造健康向上的课堂环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优良互动。比如配乐范读,教师可以在背景音乐下通过自己的范读,将学生带入到童话情境当中去。大部分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教师示范性地朗读是将学生带入童话情境的有效方式,同时,教师的范读还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此外,除了教师范读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给学生范读童话或用分角色朗读故事。比如《皇帝的新装》中勇敢的男孩;《丑小鸭》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兴奋……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不应当对学生提出苛刻的要求,只需要表达出最真实的情感即可。从而引导学生把握童话故事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这种思维就会不自觉地带入,从而更好地把握童话创作的视角。
童话的教学有许多种形式,比如看童话故事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新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安排“童话读书月”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和阅读童话故事书籍,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童话故事书,并交流读书的体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在班级之中就会形成阅读童话故事书的热潮,学生对阅读童话兴趣高涨,对于其中的故事情节烂熟于心,在今后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多阅读童话故事书,并针对其中的故事情节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等特点,决定了其喜欢生活在想象的空间当中。他们喜欢童话给他们提供的美好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他们喜欢采用多种方式演绎童话的故事内容,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而童话剧就是一种有效抒发学生情感的方式。童话剧的表演尊重学生的情感投入,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一台完整的童话剧表演不仅仅要有“导演”,还要有“演员”。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充当童话剧的“导演”,学生担任“演员”。但是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童话剧表演的矛盾焦点,仔细品味童话当中一些重点的情节,让学生明白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每一位“演员”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比如在表演《白雪公主》这一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实施分角色表演的方式,有些同学扮演白雪公主,有些扮演小矮人,有些扮演皇后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到白雪公主的善良与美丽、皇后的恶毒。在学生生动的演绎当中,学生已经进入童话故事当中,并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上演“真实”的童话故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童话教学就像是在探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时候,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新奇的事物,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