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
摘 要: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教学,这就使得体育学科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学校体育学科教育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体育学科教学;学生身体素质;体质健康水平;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5.022
引言
现阶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报告可知,部分体质测试项目指标呈现上升趋势,而部分重要的体质测试项目指标呈现下降趋势,如力量指标、耐力指标等。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体育学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 教师的社会责任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
1.1 教师要积极落实体育政策
首先,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教学方案的制定中,作为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者,注重将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其次,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研读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政策以及相关法规文件,督促学校严格落实教育教学标准,逐步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最后,教师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督促学校增加体育学科教学的经费投入,在提供充分教学场地以及教学器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 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
首先,体育教师要督促学校严格履行自身的教育职责,积极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学科教学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体育教学献言献策;其次,教师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专业化知识培训教育中,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效果;最后,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通过课余体育训练以及知识竞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教学活動中,提高体育学科知识的教学质量。
2 组织监管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
2.1 通过组织监督作用来指导课堂教学
首先,教研组以及备课组要对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教育教学规划进行逐步的细化和深入,将教育教学责任落实到每个教师,并且,要将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作为教师教学绩效的考核,以此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主动性;其次,教研组以及备课组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管理,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评比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邀请教育专家来开展教育教学培训活动;最后,教研组以及备课组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并结合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目标的调整,逐步形成适合学生的体育学科教学,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
2.2 通过教学改革来开展教学活动练习
体育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走班选项教学模式。因此,要积极丰富体育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不仅要安排选项学习内容,还要布置田径活动、体操锻炼等活动内容,逐步在教学活动互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均衡”的教学原则,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出现单一发展学生某项身体素质的现象。
2.3 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来提高体育教学的魅力
首先,体育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仔细钻研和认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化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做到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次,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正确的教学示范以及幽默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身心放松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
3 加强体质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主要关键
3.1 通过普及保健知识来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知
在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普及有关身体健康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运动技巧、营养搭配、卫生保健等知识,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要积极开发体育保健课程教学,通过体育保健课教学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疑虑,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在锻炼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学生的锻炼自信心。
3.2 通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来开展自主锻炼
学校的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不仅要有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还要有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教学,如游泳、网球、篮球、排球等运动项目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产生浓厚兴趣,逐步将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从而更好地提高健康水平。
3.2.1 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体育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征求每个学生的意见。
3.2.2在运动技巧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运动技巧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技能的水平。
3.2.3 学校可以组建各种体育社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技能训练,逐步在反复教学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还可以利用体育社团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高体育学科的教学效果。
3.2.4 体育教師要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短处,激发学生的良好学习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技能竞赛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5 体育教师要参与课堂教学标准,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标准,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利用技能测试和技能评比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3.3 通过意志品质教学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是需要相应的运动负荷刺激,这种情况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的学习生活。这个过程的有效完成,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作为支撑。
在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忍受枯燥单调的体育运动练习,坚持完成锻炼内容;部分学生无法忍受大量的运动负荷,而放弃了体育运动锻炼。这表明前者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后者缺少顽强的意志品质,所以,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首先,体育教师要注重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不仅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认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能够长期坚持锻炼,更好地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其次,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运动保健知识,正确认识体育运动锻炼,长期的锻炼,可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刺激,会使学生的身体和器官感受到不适,甚至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这就需要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再次,体育教师要丰富体育锻炼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竞赛教学方式等;最后,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体教学作用,激励学生坚持刻苦锻炼,逐步在团队体育运动中,养成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更好地维护集体荣誉,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体育学科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要严格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教学要求,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体育教育理念,落实体育教学政策和相关标准法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锻炼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丁海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教育反思[J].华夏教师,2017(20):34-35.
[2] 丁海榕.选项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践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6(11):30-31.
[3] 赵卫华.体育大课堂观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研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6(1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