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2019-11-26 12:07陈江淮
体育师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耐久跑策略研究

陈江淮

摘  要:文章针对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懒散、逃避、畏惧、害怕等不良行为与心理,教师在关注个体、重视差异的前提下,选择奖励头名分流、抽签定组、让步延时、成绩分层、名次分层等策略的单独与整合运用,创建一个“最近发展区”。以此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动力,有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内在潜能,实现课堂从“要我学习”到“我想学习”的质变飞跃。

关键词:耐久跑;学练组织;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5.005

1 耐久跑学练组织问题

1.1 常态学练

在耐久跑教学时,我们通常会这样组织学生进行学练:开始热身活动后,教师讲解示范起跑姿势、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及冲刺跑技术等动作要领。然后按性别把学生分成四组后组织学生学练,如绕操场匀速跑、定时跑、定距离跑等,女生先跑,男生注意观察,然后男生跑,女生休息观察,重復练习数次,教师适时提示学生跑时呼吸和脚步的合理配合。最后小结,表扬跑得好的学生,鼓励学生用坚韧的意志力积极参加锻炼,有时教师会请跑得好的学生介绍经验或个人展示,然后纠错小结。

1.2 问题分析

1.2.1 内容枯燥、组织单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组织学生绕操场跑圈,重复练习2-4次,教师观察计时。像这样重复相同的运动内容,同样的组织方法,学生会觉得练习太单一乏味。久而久之,他们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了学练积极性不高。

1.2.2 情感参与欠缺

正常的情况是教师设计和指挥学生进行分组跑2-4组,学生大都是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情况说明:无论学生在主观上愿不愿意,都一定要完成老师安排的学练,像这样的基于任务的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3 个体差异失甄

每位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体能素质的好坏是正态分布的,无论如何,等距离、同时间、等次数的学练,都会造成“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得撑”的情况。此外,好的学生在学练中也得不到奖励与肯定,差的学生在学练中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消极心理:“跑好跑坏一个样”,还不如“慢慢跑,省省力”。

2 耐久跑学练组织策略

针对上面问题,教学时,教师应选择合理有效的学练组织方法,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练兴趣,以下策略运用以我校2017级初二年学生耐久跑教学为例,班级学生数40人,男女各20人。

2.1 奖励头名分流法

班级学生按性别随机分成男女各两组,每组10人,男生先学练后女生再进行学练,第一轮练习完取小组第一名或者取小组前两名,这些学生再分流到自选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进行学练,其他学生进行第二轮练习,计时取小组第一名或者前两名,并分流到自选项目进行学练,依此类推至第三轮练习,计时取小组第一名。三轮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自主搭配为每组6-8人加练1次,共计4轮学练。

这种把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自选学练奖励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学生自然而然喜欢上体育课,不会再有想逃避的心理了。在每一轮学练中可有多名学生获得小组第一(第二),学生更有成就感,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加上有自己喜爱的活动项目作为奖励刺激,他们学练起来就更加积极,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练的有效性。

2.2 抽签定组法

扑克牌一副,男生随机抽取黑桃和梅花两种花色1-10的扑克牌,女生随机抽取红桃和方块两种花色1-10的扑克牌,抽到同一花色系数字的为一组,每组10人,并以牌面数大小作为学练的队形列队。每轮训练结束后,再重新抽签。还可以混合匹配男生和女生进行抽签,女生先抽后男生抽,从40张牌中抽取,如果抽到相同花色系的扑克牌为一组,每一组男生和女生各5人,每轮训练后重新开始抽签,学练轮次以练习内容、生理负荷为依据,一般在2-4轮。

这种方法很好地淡化了教师指令性的分组,提高了分组的随机性、偶然性及学练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练的主动性。

2.3 让步延时法

在第一轮训练中,教师随机分为四组(按男女、身高),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成绩,按照学生成绩的好坏(优、良、中、差)分为1、2、3、4组;第二轮练习时,先从成绩差的第4组开始,依次是第3组、第2组、第1组进行,后面组起跑线从前一组起跑线向后延伸数米(如5米、8米、10米、15米…)再进行同时起跑学练;也可以先从第4组开始,然后每组根据成绩好坏延伸数秒(如5秒、8秒、10秒、15秒…)站在同一起跑线听教师信号再起跑;在第三轮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第二轮练习的结果适当调整延伸距离或秒数,共计3轮次学练。

这种方法重视学生体能素质差异的客观性,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选用让距离或延时间学练,能为层次不同的学生创建一个“相对平等面”,使得每位学生都在“同一起跑线”起跑,都有了“争当第一”的机会,这种机会对学生努力学练有极强的内驱力。

2.4 成绩分层法

以初二年级学生为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标准:优秀级90分以上,男生4分07秒,女生3分50秒;良好级75分以上,男生4分50秒,女生4分30秒;参照本标准,第一轮训练后,学生将分为三个级别:优秀、良好和通过(优秀和良好学生除外),然后将男女生分为若干组开始第二轮和第三轮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除了第一轮训练外,其它轮次可以选用“奖励头名分流”(或该组的前两名分流)进行自选项目训练作为奖励。经过三轮训练后,可以根据学生的生理负荷状况增加一组练习,共计3-4轮学练。

该方法是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侧重于差异,重视素质,强调质量和分层的学练,能有效帮助提升不同素质层次学生的个体。同时,很好整合了“奖励头名分流法”,使学生更能自主参与学练。

2.5 名次分层法

可以通过抽签或随机方法分为每组5人,男生女生各为4组,第一轮训练后,分别产生8个第1名、第2名、第3名、第4名、第5名,名次相同的学生各为8人;第二轮训练,名次相同的学生重新组合为一组,每组8人,共5组进行训练;第三轮训练,以第二轮练习中小组名次相邻的两名学生为一組,如:第1名和第2名为一组,第3名和第4名为一组,第5名和第6名为一组,第7名和第8名为一组,共4组,每组10人进行训练,共计3轮学练。

通过一轮训练后,学生重新加入相应的小组排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参与性,这增加了训练的强度和挑战,提升了学练效果。

3 耐久跑学练组织建议

3.1 学练次数与距离成反比

以上策略方法可试用于定距跑、重复跑、追逐跑、定时跑、变速跑、匀速跑、折返跑等各种学练,练习的次数与距离应成反比。在课前设计学练时,要根据学练内容和目标,充分考虑学练的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要以学生的体能情况循序渐进地设置学练的密度与强度,不能盲目跟风训练。

3.2 轮次组队人数依情况而定

在相关策略的应用中,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和训练内容确定每轮的轮数和组队的人数。但在具体学练设计时,要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练习密度为主,且便于操作,如此设计,学生学练的兴趣和竞争意识更好。

3.3 分组学练随机而不随意

随机分组时,并不是随意分组,而是要有相应依据的。一般常态分组,以身高型、伙伴型皆可,在对班级情况较为熟悉的情况下,如个别女生比一般男生速度还快,可将个别女生编入男生组,以男生标准进行学练,这样的安排对男生与女生都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3.4 评价激励正面引导为主

相关策略的一个侧重点就是给每位学生都设置了“最近发展区”,每位学生通过努力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增加了“小组第一”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剔除惰性根源,唤醒学生内心渴望成功的内驱力。然而在具体学练中,还是会有少数同学因为本身素质的原因很难达成,为了不使这些学生对体育运动失去信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地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评价激励也要以“小进步原则”正面引导为主,杜绝“这样安排你还不行”等之类的评价语出现,逐步树立其信心,循序渐进而行之。

参考文献:

[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 耿培新等.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耐久跑策略研究
初三女生耐久跑指导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效果小议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案例分析高中体育生耐久跑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将枯燥变得有趣
体育课堂不容忽视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