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对策

2019-11-24 15:18张君红
教育界·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张君红

【摘要】在小學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良好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精彩奇妙,在生活情境中学好数学。文章主要从生活情境教学的内容,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开展对策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开展对策

一、前言

数学与各门学科都有重要的联系,是基础性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启蒙的和基础性的学习,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必然发生改变[1]。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举措。

二、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就是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置生活情境,通过具体生活情境的运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授课质量,是一种新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三、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的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当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课程内容不仅要求对知识的熟悉和记忆,而且要脑、手、口同步结合,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独立性和自控力比较差,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2],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利用生活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生活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二)启发学生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启发学生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东西、修建房屋和称量重物等,处处会用到数学,这些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三)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活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启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3]。

(四)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教师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发觉生活中的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开发和提高。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的开展对策

(一)如何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

教师在选择合适的生活情境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切忌站在成人的视角去设计生活情境。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欠缺,这种成人化的生活情境的设定不仅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所以教师应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中的重难点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在学完乘法后,有这样一道题:“镜子18元,书包27元,练习册9元,面包3元,转笔刀6元。(1)小杨买了一个书包,小明买了一个面包,小杨花的钱是小明的几倍?(2)小杨花的钱是小红的3倍,小白花的钱是小明的2倍。小杨和小白分别买的是什么?”

通过这个题目的解答,学生较好地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为让学生对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进行有效的区别,可以提出“你能从中选择两件物品,用一句话说话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A:“我买的一件物品的价格是另一件的2倍,猜一猜我买了什么?”

学生B:“你买的是面包和转笔刀。”

学生C:“我买的一件物品的价格比另一件贵3元,猜一猜我买了什么?”

学生D:“你买的是面包和转笔刀。”

学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原来面包和转笔刀的价钱可以说成倍数关系,也可以说成相差关系。在这样的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和发展[4]。

(二)运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

小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在贴近生活的同时又将生活抽象化。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特定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习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让学生产生依赖性,这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利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充满兴趣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大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140-98=?”“50+99=?”这种题型,然后从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出以下生活情境:“妈妈有140元钱,买一件98元的商品,结账时,给了一张一百元的,收银员找回妈妈2元,这时加上原有的40元,妈妈总共还有多少钱?”由此,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得到了解决的办法,利用实际的生活情景,将数学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培养了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教师要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抽象的问题和概念性较强的内容容易让人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小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小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在小学二年级讲解“认识时间”这一难点时,学生普遍认为难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日常提问:“你几点起床?几点去学校?几点吃午饭?”起床、去学校、吃午饭是一系列连续的事情,加强了学生对时间长短的认识。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比如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分钟内自己的心跳次数等,借助这些互动,可以让学生对时间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直观的体验,对于难点也就更容易融会贯通。

(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解决数学问题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的。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多观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和日常生活关联紧密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关联的认知,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是为了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加以解决。如在“百分数”教学之中,教师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百分数”,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成果。比如白酒中酒精度数为38%,可乐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1%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百分数有什么用处?通过引入生活实例,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5]。

(五)展开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看待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这门学科的实用性。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班上有些桌椅腿开始松动了,请问大家谁可以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接下来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并联系教材内容,在教师的帮助下动手实践。通过学习、思考、实践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并学会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达到了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一些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确实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如今素质教育所推崇的,但是如何恰当地运用生活情境教学并非易事。在这方面广大教师还需要进行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多研究,多结合身边的实例,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教学水平,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黄赞平.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亚太教育,2016(04):38.

[2]刘峰.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 2017(07):180.

[3]吳天鹏.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5(05):149.

[4]王思琦.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9):74.

[5]吴德凤.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31):272-273.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