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9-11-17 10:37壮叶蓓
关键词:诵读文言文教学积累

壮叶蓓

摘要: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重点仅停留在文意的理解上,却忽视了更多的等待我们去挖掘的思想内涵。这样的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学生一旦离开文本,很快会处于一种“迷茫状态”,文言文课外阅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本文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杜绝“满堂灌”,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赏析能力,重视思想意义的挖掘,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提高课外运用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诵读;探究;课外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83-1

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把任务交给学生,也就是让他们自己先去探索,当学生带着探索的结果在课堂展示时,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这源于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何不将这个自主权还给学生呢?

一、杜绝“满堂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笔者在教授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法,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诵读、借助工具书进行课前预习;然后再通过小组互助合作进行探讨,交流预习内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当堂检测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经过合作探讨,课文基本被疏通了,诸如疑难字词句等一些疑难问题也被解决了。在整个过程中,我把时间都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和交流,气氛十分活跃。又如笔者在教学《出师表》时,由于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早已为学生所熟知,笔者就索性先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影视戏剧中的三国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这样远比一味地照搬教参来讲解和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生兴趣大增,纷纷举手发言,把诸葛亮当时伐魏的思想动机分析得淋漓尽致。通过自主讨论,学生加深了对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所提的三个建议的理解。

二、重视诵读环节,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初中语文课本选入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其中不乏经典名篇美文。这类文章,非常适合朗读,而且准确地把握朗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加深对文章内蕴的感悟。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恰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避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式阅读,尤其是那些难句、长句,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弄清意思。因此,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指导,如节奏、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等。每次读要有不同的要求:课前读,读准字音;课上初读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对标点;再次读是读出语气、语势,并在读中整体感知;带问题读要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分析后读是对课文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解。教师只有给学生具体明确的导向,才会达到朗读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读《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扫清文字障碍,再听录音配乐朗读,学习朗读技巧,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然后小声跟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来理解句意,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逐层背诵下来。如读《醉翁亭记》,通过诵读,若能准确把握文中21个“也”字的语气,就能把握此文的主旨,理解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复杂思想感情,而且文中不同的“也”体现不同的意思,读出韵味的同时就能把文章背诵下来,既轻松又愉快,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审美愉悦。以读促悟,以悟促背。

三、重视合作,培养学生探究和赏析能力

对文言文词句的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赏析。比如,在教学咏月名篇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教师首先应对词句进行解读,让学生感受苏轼笔下朦胧美妙的月色。如从小序中我们读出了苏轼的那种离愁别绪,是对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体现了手足情深。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出他广阔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又以《陋室铭》、《桃花源记》和《爱莲说》为例,学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辩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特有的那份自赏自嘲的“味”,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貧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语言、意境之美等都有所理解,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美,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境,体味文中之情,感受文中之雅。

四、讲究教学艺术,重视文言文的思想性

教师在教文言文时往往会考虑到初中学生刚学文言文不久,不宜讲得过深,因而忽视了对其思想意义的挖掘。其实很多文言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发人深省,启迪人们的智慧,让人从中可以得到很大的教益,因此,教者切不可因小失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顾着讲解字词内容,淡化了向学生灌输精神营养液。如《曹刿论战》所体现的“民本”思想可谓卓越远见,对当今为政者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马说》表达的是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愤慨应是当今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最好的反衬;《核舟记》和《口技》虽是文言说明文,却也生动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微雕技艺和口技表演才能,令人心动神驰,赞叹不已。

总之,只有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心理,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轻松地学好文言文。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讨,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品析、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今后,我将带着一颗探索的心,细心研究教材和学生,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创新文言文的教法,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诵读文言文教学积累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