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祥菊
摘要:教育的本质意义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于漪老师也说:“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珍惜每个生命的价值,不要让孩子提前支付。”越来越多的孩子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为成绩而学。久而久之,为了摆脱学习负担选择毕业的狂欢,撕碎的书本,赤裸裸的表现着他们对于学习的厌恶。这就是于漪老师所说的提前支付。孩子们过早透支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当没有热情的那一天,他们将停止学习。停止了学习,知识便会枯竭,最后跟这个世界脱轨。在这样的教育形势下,任何人都应该意识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传统教育引发的种种痛彻人心的事情鞭挞着我们,必须去做一个改变。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办学要定位到教育的本质——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离开“做人”,便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知识的不全可以用道德来弥补,道德的不全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
关键词:教育;学习;课程标准;小组合作;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让学习材料“活”起来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最重要的载体便是编写符合学情的“导学案”。这是一个集预习、质疑、探究、笔记、训练、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多功能学习文本,也是师生之间开展“导”和“学”活动最重要的纽带。导学案由一线教师编撰,年级组讨论,经教务主任审核后印刷,发到学生手中。“导学案”共分为5个部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达标检测,拓展延升。充分体现知识的生活性、趣味性、实用性、开放性,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导学案”。
2让小组建设“动”起来
2.1小组划分
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将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6人为一组比较适宜,人太少或太多,都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不能形成一个配合默契,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氛围。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让小组成员优劣兼顾、男女比例平衡,努力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2.2组员分工
1号组长:管理本组事务,主持汇报工作。2号副组长:作中心发言人,担当点评工作,为组员表现情况打分。优(5—6分),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汇报答案表达准确,有自己的见解。良(3—4分),完整的汇报小组合作探究后的结论。中(1—2分),基本上汇报出答案。差(扣3分),不参与討论,不表达自己观点,影响他人者。3号监督员:负责监督组员合作探究过程,提醒未参与合作探究和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4号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记录。5号,6号为组员。组员分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长期根据上课表现情况临时作出调整和变动,并以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着。
3重视小组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想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勇于质疑、敢于探究的习惯;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也踊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做到了“在疑中学,在学中疑。”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能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易于孩子们交流与沟通,能使学生看到同一问题的侧面丰富知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有差异学生的不足,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高密度的交互作用,使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训练集中营,一个单纯的知识传递,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再回到实际中才是活的,教学从实践中走来,教育要走向实践。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沧肌浃髓”。真实的问题场景,促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组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经历合作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与伙伴交流,学会用集体智慧战胜困难。把课堂还给学生吧!摒弃您那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吧!!让我们的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起来吧,让我们的课堂合作探究起来吧,让我们的课堂各抒己见吧,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吧!!!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改稿).
[2]王道俊. 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琴. 教师如何让课堂生动有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