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课改理念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2019-11-04 03:50徐艳飞
读写算 2019年22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转化情境创设

徐艳飞

摘 要 数学思想方法常常是由人们探索数学真理的过程积累形成的,它不像概念、命题、定理那样以确切的形式明晰地呈现在教科书上,深刻性和隐蔽性是其主要特点。教师务必研读并领会教科书设计意图,理解所教内容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托,揭开知识的“面纱”,探求其本身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 自主探究;情境创设;方法渗透;转化;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O629.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07-02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这一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是教师施展教育教学才智的舞台,更应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享成功的天地。在新课程改革思想指引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给予学生充裕的探究发现的时空,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听众”与“看客”。本文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一、借助观察与操作,锻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尤其强调要树立“观察”、“操作”与“体验”的意识。这是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升,不是靠教师直白的告诉和机械的训练来实现的,而是靠学生亲历过程并从中获取体验与感悟来促进个体发展的。数学课堂要拒绝简单的告诉,慷慨地给予学生观察、感悟、探究、交流、实践的时空,以锻炼与提升学习能力;同时,还要真正地关注学生差异,注重运用多元评价以激发学习热情,保持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我校举行的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执教“全等三角形(第1课时)”,该节研讨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因为这节课充分地彰显了新课改的理念,围绕确定的教学重点,笔者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概括提升等。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板块:创设情境,感受新知→活动探究,获取新知→练习巩固,拓展创新。其中,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感受新知”,学生的活动内容是“看一看”和“说一说”。在“看一看”环节,笔者运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同一底版印制出的邮票,山水图片中的“物”与“影”,同一型号的两个三角尺。这一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够质疑激趣,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在“说一说”环节,笔者抛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上面每组中的两个图形,如果将它们用适当的方式叠在一起,会出现怎样的结果?②全等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然后进行投影演示:分别通过操作,将情境中三组图形重合。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每组图片中的一幅做成了透明状,为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能更好地感受它们的完全重合。在第二板块“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学生先进行“做一做”的探究练习,笔者板书并说明:△ABC全等于△DEF可记作“△ABC≌△DEF”,同时强调:相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板书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的符号表示,对学生有示范作用,也体现了推理步骤的严谨与规范。第三板块“练习巩固,拓展创新”,内容包括“辨一辨”和“说一说”两个练习。在实际教学中,“辨一辨”,笔者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辨别,还要求对于其中的假命题举出反例,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澄清认识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说一说”中的图形的变式教学锻炼了联想和归纳能力。数学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语言的统一,及时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同时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第四板块是“课堂总结,促进构建”。一是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知识、能力和感悟方面的收获说出来跟同伴交流、分享;二是把自己遇到的疑惑告诉大家,共同解决。第五板块是“布置作业,巩固提高”。其中有一题是要求同桌中的一位,利用两个全等三角形在桌面上摆出任意几何图形(相隔距离较近或有部分重叠),另一位先试着说出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而后交换角色,再次训练。

总之,该课时的教学重点得到了准确的把握,难点得到了有力的突破,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设计和使用也比较恰当合理,综合整堂的设计与实施,体现了“三实”,即教学环节的推进较为实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落到了实处,教学效果取得了实效。

二、运用相关资源创设有效情境,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树立“情境”意识,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并掌握学习方法。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切实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要克服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之结论。教学情境的设置要追求科学、合理,以激发参与热情,给予学生探究、发现的动力。有了生动的情境创设,思想方法的渗透及教师对学情的鼓励,学生学起来就会格外带劲并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

例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笔者对于教材作了匠心独运的处理。首先,反映在章头图的教学上,而这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甚至有的从来就没有运用好章头图这个教学资源。其次,是把几种常见的不等号的名称、写法、读法、意义、例证等,借助表格的形式运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渗透。再次,笔者对本节课的重难点“不等式的性质”把握得比较到位,能够自始至终地锁定这一重难点步步为营地展开每一教学环节,且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突出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对所呈现的问题情境的处理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完成。笔者留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空间较为充裕。同时,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不等式的性质”这一重难点的攻破上,笔者要求学生进行小組合作探究,而不是由自己去讲解,去灌输。笔者认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而要相信学生,放手组织他们对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此外,笔者还能够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不等式的性质”的教学上,笔者强调了要类比等式的性质进行有目的的探究,避免了学生探究的盲目性,而“类比”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三、理解所教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在数学思想的浸润中掌握与运用知识

数学思想方法常常是由人们探索数学真理的过程积累形成的,它不像概念、命题、定理那样以确切的形式明晰地呈现在教科书上,深刻性和隐蔽性是其主要特点。因此,教师务必研读并领会教科书设计意图,理解所教知识特点,并以此为依托,揭开知识的“面纱”,探求其本身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例如,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需把握:一是必须让学生明白关于多边形问题的解决,一般都是将其转化为三角形;二是无论用对角线进行转化,还是连接某点与各个顶点进行转化,都体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一一分割;三是寻找规律也是有方法的,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每一多边形内角和的描述,因为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把多边形的内角和描述成(n-2)×180°的形式。倘若能够很好地把握以上三点,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

由此可见,教师要真正理解所教内容的特点,促使学生在数学基本思想的浸润中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师生“教”与“学”效益的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课程改革思想指引下,立足教材,创新教学设计,引领学生亲历过程,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以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2]庞彥福.初中数学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转化情境创设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