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昀鉴
摘 要 合作探究教学,概括来说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它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表现形式之一,能够很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案例简要探讨了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如何实施。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004-01
合作探究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表现形式之一。课改后的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几乎每一节都设置了若干思考和探究栏目,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便利,从而更好地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以下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体会简要谈谈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如何实施,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课前的准备工作
合作探究教学,概括来说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另一是学习任务的科学布置。
小组划分的基本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就是说,同一小组内的同学应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包括学习成绩、自学能力等方面,大体上是优等生、一般生和差等生搭配,目的是以优等生带动差等生,使各成员都能有一个较好的锻炼和提升;而组与组之间,则应尽量使整体实力相当,这既可以确保组间竞争的公平性,也便于各组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相差不大,便于课堂活动的顺畅开展和推进。每个小组的成员个数及小组总个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学生总体情况、学习内容的特点等因素,为便于课堂进程的把控起见,通常情况下分组不宜太多。
学习任务的设计方面,首先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学生完成了任务也就掌握了新知,实现了教学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依循于课本上的知识生成思路,设置具有合理梯度的任务体系,通常是一组若干个,将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机融合在内。任务的设计要突出“合作”,明确“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以便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指引,同时也便于教学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成果展开针对性教学。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2节“直线的方程”第一课时(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其学习任务可设计如下:
任务一:①先独立阅读本节第一个思考栏目前的内容,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而后组内成员讨论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分别用自己的话加以叙述,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形成一份精简而准确的书面叙述。②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1题,而后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
任务二:①先独立思考课本93页思考栏目中的问题并写出答案,然后思考当直线l的倾斜角分别为为0°和90°时,其方程各是什么,并写出表达式并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其图像,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②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2题,而后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
任务三:①先独立阅读教材中例1,写出直线斜截式方程的表达式、系数k和常数项b的几何意义,以及函数y=2x-1,y=3x,y=-x+3图像的特点,而后而后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②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3题,而后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
任务四:①独立阅读例2,并与组内成员加以讨论,交流体会。②先独立完成课后练习中的第4题,而后而后组内对照并讨论,形成的统一的意见和答案。
二、课上的具体实施
课上将学生分好组后,即出示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完成。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看,任务的出示宜采取逐一出示的方式,即先出示任务一,待该阶段的学习没有问题后再出示任务二,这样步步为营,最终完成所有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密切关注各小组进展情况,同时督促各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进程。综合考虑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实际进度,适时宣布当前阶段的学习结束,而后依据各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学生提出的以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在本文案例中,前三个任务都较简单,教师的活动主要是结合示意图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并进行相关习题讲评。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任务四,从笔者的实际教学来看,这一任务有着一定难度,由于需要抽象的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对学生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除了结合图形加以阐述讲解外,可借助结合画板演示动态的位置变化过程,然后在讲评和总结详细的推理证明过程,并注意平行和垂直两种位置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切实理解。
综上,本文结合具体课例简要探讨了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如何实施。新的教育形势下,合作探究教学有其鲜明特点和重要价值,一线教师应给予其足够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以期使其发挥更大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杨婷.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J].高中数理化,2015(22):25-26.
[2]裘静.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