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例:已知椭圆C:3x2+4y2-12=0,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使得对于直线L:y=4x+m,椭圆C上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对称。
分析(1):首先由数形结合,抓好特征量,特征线及关键词,垂直且平分还有存在。设而不求思想搭好台,用垂直引领得出AB直线方程,y=,在存在两个不同的点的前提下获悉不等式来唱戏,问题不但得以解决,还留下经典的解题套路。
解法一:设A(x1,y2),B(x2,y2),由AB与L对称,故可设AB为:y=联列方程组
又∵AB的中点在直线L上,由(※)可知
分析(2):凡涉及到中点弦问题,自然由点差法来搭台,进而求得AB中点坐标的含参表达式,确定取值范围的不等关系聚焦在点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更为明确地点在椭圆之内,由此又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另一典型套路。
解法(2):设C上关于L:y=4x+m的对称点分别为A(x1,y1),B(x2,y2),设AB的中点为P(x0,y0),由此有
又∵P(x0,y0)在L:y=4x+m上⇒y0=4x0+m ④
由③、④解得x0=-m y0=-3m ∵P(x0,y0)在C的内部
分析3:关键词是存在两个不同的点,由此应该是某个含参的二次方程在区间-2≤x≤2有两个相等实根,由区间根的分布来搭桥,不等式唱戏,便可以顺利解决。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作辅助函数L(x)=13x2+26mx+169m2-48 x∈[-2,2],由区间根的分布:
分析(4):直接由二-级结论搭桥引线,圆锥曲线中椭圆任一不垂于x轴的弦的斜率与弦的中点与坐标原点的斜率之积为定值,由此便可解决。
解法4:设A(x1,y1),B(x2,y2),AB的中点m(x0,y0)
∵KAB·KOM=
⇒y0=3x0(-2<x0<2)
弦中点M的轨迹仅为线段且不含有端点:
总之,要让我们高三复习依标扣本,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要求课堂教学中,搭好思想与方法的桥,唱好探求方法多样性的戏。充分利用好二级结证,学生思维才能进阶,学生在课堂才会走心入神,形成一种探求习惯及运用教学思想的意识,搭台唱戏的思想平台,准会让学生站在思维的制高点上,形成运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