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现状调查研究

2019-10-31 03:50徐校会孟红军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

徐校会 孟红军

摘  要:运用自行编制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问卷”对258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整体状况一般,创业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个人特质、创业意愿、创业态度、创业环境,总体均分为3.209。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地、家庭月收入的学生在部分创业意愿的因子上有差异。建议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完善相关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3-0015-05

当下,创业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国家鼓励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学界也在就有关大学生创业问题开展研究。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包括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专门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文献并不是太多,且比较笼统。另一方面,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成果中大多侧重于创业指导课程研究,或关注创业知识、创业资金等因素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1,2]。笔者认为,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8个专业(中文与社会、计算机科学、学前教育、会计、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教育、材料工程)、3个年级的学生,共300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个别访谈、专家咨询,并结合本院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参考吴启运等学者(2008)研究中使用的题项[3]并对其题项作了部分修改;创业态度测度量表中的题项则直接来自于 Phan(2002)对新加坡学生的研究题项[4];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测度量表借鉴了蒋雁(2008)对温州在校大学生的研究中所采用的题项[5],最终编制《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两大部分。第一,个人背景变量,涉及以下方面:(1)性别;(2)年级;(3)专业: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具体分为三大类(师范类、经管类、理工类);(4)是否兼职;(5)家庭月收入:以学生填答的月收入为准,分为三个等级(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元以上);(6)创业动力:依据学生所选选项,分为五个方面(生活富裕、就业困难、追求理想、家人要求、其他);(7)创业领域:根据学生填答,分为五大领域(教育培训类、食品餐饮类、服装销售类、生活日用类、不清楚)。第二,创业意愿变量,包括28个题项,采用Likert五点式自评计分法,选项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该部分共包含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均包含7个题项:(1)个人特质,本研究特指有关个人创业品质的集合,例如,有无创新意识、是否愿意承担风险等;(2)创业态度,主要指个人对待创业的想法或愿望,例如,创业是为了实现个人独立、创业是为了得到公众的认可等;(3)创业环境,主要是指创业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例如,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的创业政策、学校经常组织创业培训与指导等;(4)创业意愿,主要指个人创业的可能性,例如,我有详细的创业计划、我会尽一切努力创办自己的企业等。上述四个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分别为0.58、0.64、0.51、0.74,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为0.81。

(三)研究方法

2017年12月2日至2018年6月5日,筆者将制作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问卷》发放给8个专业的学生,共发放300份,收回300份。剔除无效问卷42份,得到有效问卷258份,其中男生78人,女生180人;一年级120人,二年级94人,三年级44人;师范类专业121人,经管类专业79人,理工类专业58人。

调查结果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录入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基本情况

通过整理、分析样本中学生个人基本情况数据,发现样本中男生的比例约占 30.2%,这与本校男女生比例失调有关,这是导致学生性别人数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被访学生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二年级,分别占 46.5%和 36.4%,而三年级学生则较少(17.1%),这主要是由于三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加之高职院校学生最后一学期必须外出实习,因此,除个别专业少数学生在校学习以外,真正在校的三年级学生是少之又少。

被访学生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居多,占到 46.9%,经管类学生占30.6%,理工类学生占22.5%,这与本院前身以师范类专业为主有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调查问卷中“专业”这一项因考虑学生可能不知道自己所属专业的类型,而采取了直接填写的方法,尔后在录入与统计数据时,根据学生所填专业进行了分类,将所有专业分为三大类,一是师范类,包括学前教育、中文与社会、英语教育;第二是经管类,包括酒店管理、会计、市场营销;三是理工类,包括计算机科学、材料工程。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各维度得分基本状况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表2):个人特质(M=3.253)、创业意愿(M=3.249)、创业态度(M=3.246)、创业环境(个人特质(M=3.091),创业倾向总体均分为3.209,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倾向整体状况一般,即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比较薄弱,亟需社会、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引导,且高职院校自身更要进一步对学生加强创业教育。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差异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主要是验证两组以上样本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首先依次选择被试性别、专业、年级三个背景选项作为分组依据,再根据创业相关变量数据的得分状况探究不同组别的被试对于创业意愿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然后再根据被试的生源地、家庭月收入、是否兼职三个相关创业背景选项来探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创业意愿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结果见表3、表4。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创业意愿在性别、年级、专业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唯有创业环境在性别、年级、专业上有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创业环境优良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二年级学生普遍高于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理工类的学生普遍高于师范类和经管类学生。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生源地差异上,农村学生在创业意愿上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其余三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差异上,经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学生在个人特质方面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学生,且在创业环境优良方面,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学生显著高于3000元以下和3000~5000元的学生,而家庭月收入在创业态度与创业意愿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是否兼职差异上,除创业态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兼职经历的学生在个人特质、创业环境、创业意愿上的得分均显著性高于无兼职的学生。

(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的相关分析

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为因变量,以学生属性变量(性别、生源地、家庭月收入、专业、年级)、个体是否兼职、创业动力、创业领域、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

表5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与生源地、家庭月收入、专业、是否兼职、个体、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性别、年级、创业动力及创业领域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无显著相关性。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愿受家庭、专业、社会实践及个体创业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在农村家庭不同专业的学生、做过兼职工作的学生及创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更有创业意愿。从创业意愿的各维度看,性别与创业环境呈显著性负相关,表明男性更关注创业环境;生源地与创业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农村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创业;家庭月收入与个体特质、创业环境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越有较高的创业品质、创业意识,愿承担创业风险,这样的个体则更关注创业环境;专业与创业环境呈显著正相关,说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创业环境的选择非常高;个体是否兼职与个体特质、创业环境和创业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表明有兼职经历的学生有较高的创业品质、创业意识,愿承担创业风险,这样的个体则更关注创业环境,更具有创业倾向;创业能力与个体特质、创业倾向呈显著性正相关,表明这些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品质、创业意识,愿承担创业风险,这样的个体则更具有创业倾向。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态度与上述各自变量无显著差异值得一提的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态度与上述各自变量无显著的差异,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意识还不清晰,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还较淡薄,需要学校加以引导。

三、建议

(一)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

从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的各相关变量来看,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在相关创业课程的设置、创业教学的管理以及师资队伍的整合与投入等方面不断地实践、探索和革新,为高职院校学生达成创业意愿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一是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高职院校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尤其是增添应用型较强的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内容,将学生的创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二是有效组建高职创业教育师资团队。高职院校应对教师加强有关创业教育培训,支持、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观,切实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三是培育浓厚的校园创业氛围。在校园里应培育浓厚的创业氛围,进一步影响、改变学生的创业态度,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从而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自主创业中来。

(二)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环境

创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相比较,其本质特征都是一样,但创业教育不仅仅就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它需要外部提供相关社会资本支持才可以运作。但是,当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未能形成一个对学生创业起积极作用的社会环境;同时,创业教育也不仅仅就是高职院校内部的事务,它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一是转变高职教育理念。学院相关领导需转变、革新旧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加大创业资金支持。社会相关部门应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多种融资渠道,鼓励个人投资者、民间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参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学生创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加强社会网络建设。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离不开整个社会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强社会网络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创业信息,优化学生创业环境,拓宽学生创业选择面,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愿。

参考文献:

[1]郭洪.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9(09):69-74.

[2] 雷国铨,修新田,曹滨斌,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174-178.

[3]吴启运,丁思红,侯文华.大学生个人特质对创业倾向影响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6):30-31.

[4]Phan P H,Wong P K,Wang C.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Beliefs,Attitudes and Background[J].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 2002,10(2):151-174.

[5]蒋雁.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构建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08.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