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容
摘 要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极为快速,对于教育的改革也越来越重视,针对于现在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选拔,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并将之落实到了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专注于学生成绩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得到重视,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学,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能力上的提升。问题导学的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知识教学和素养培养的共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22-01
在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的改变较大,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但是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常常需要教师的再一次讲解,这就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不适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应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而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建立数学认识和数学思维。
一、依据教学内容,制定有效引导问题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入门的难度大,需要的学习时间较多,而且常常非常努力的学习,在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上也没有得到提升。这就造成在高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硬性灌输教学,使一些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根本就没有入门,失去了数学教学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中,在问题的制定上需要做好把控,注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制定出有效的引导问题,使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习的方向,提高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传统方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问题导学中问题的制定需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契合,不能过于深奥,学生不能依据问题来进行解决,反而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不能过于简单,学生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在问题的制定中,就需要多考虑与教学内容的契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采用分层的问题结构,从易到难,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有效获取到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例如,在《指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指数函数定义、性质、结构应用三个层次的问题,使问题导学可以帮助到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理解指数函数。
二、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活应用,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导学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可以结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數学思维得到发展。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更多地是需要学生的理解学习,而不是强行记忆,这就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高得要求,生活化问题的导学,使数学知识在内容上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变得更加发散,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高效且有效。在生活化问题的呈现上,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让生活化问题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理解程度更高,提高了问题的有效性,便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和分析。例如,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材中魔术师地毯的内容作为问题,并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这个魔术,学生在观看中就可以得到兴趣的提升,在兴趣的引导下,去解决猜想和实际问题,就让学生将直线的斜率有效的理解吸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丰富问题导学的形式
问题导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应用的形式上需要教师做出创新,避免学生产生厌烦的抵触情绪,不去进行问题解决。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需要丰富问题导学的形式,让课堂变得更为多样化,让枯燥的数学教学不再枯燥,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快乐和新奇,从而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加积极。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导学,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游戏问题导学,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互相提问的对抗性问题导学等,促使问题导学可以发挥效果,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获得数学知识,并得到数学素养的提升。问题教学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制定有效的引导问题,保证问题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学习,结合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建立良好的数学认识,丰富问题导学的形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不同的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铭.论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36.
[2]李春杰.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84-85.
[3]唐锐.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