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任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学生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记了感恩,不少学生认为他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一味索取,不懂感激,甚至对关爱厌烦、逆反。作为班主任,可以依托班级建设,渗透“识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让孩子们在爱的体验教育中感受爱、表达爱、回报爱,用集体的温暖去熔冶每一颗“冷漠”的心。使受教育者感恩动情、知恩于心、报恩重行、念恩化性。通过思想引导、环境熏陶,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品质、和善的人格。创新感恩教育宜改“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正面教育”和“逆向教育”同时推进,把“强迫教育”和“断奶教育”等措施融入教学管理之中。由此,激活爱的基因,让感恩之心在学生心中永驻。
关键词:感恩探究;查找问题;知恩于心;生活体验;报恩重行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家合万事兴。““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教诲,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推动了人类礼貌的发展。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物欲膨胀,价值观扭曲及虚拟世界的冲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学生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记了感恩,不少学生认为他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一味索取,不懂感激,甚至对关爱厌烦、逆反。于是孩子们拿起了拳头挥向了自己的父母家人,对自己的家人拳打脚踢,恶语相向,更有甚者拿起了屠刀挥向了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家人师友。放在古代这是大逆不道啊!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一个天才,他如果没有德,培养出来的可能是一个危险品。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可造之材啊!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作为班主任,可以依托班级建设,与家长形成合力,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孩子们实施““识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倡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在真实的生活体验教育中,激活孩子们爱的基因,使受教育者感恩动情、知恩于心、报恩重行、念恩化性。通过思想引导、环境熏陶,受教育者形成感恩的心理、强烈的责任、担当的品质、和善的人格。创新感恩教育宜改““接受教育””为““自我教育””,““正面教育””和““逆向教育””同时推进,把““强迫教育””和““断奶教育””等措施融入教学管理之中。 让感恩之心在学生心中永驻。
一、感恩探究,查找问题
第一,1.感恩氛围缺失,家庭教育有责任,但根源在社会。
道德教育被遗忘、疏忽,家庭极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感恩意识淡化的重要原因。孩子认为父母、祖父母的奉献理所当然,扭曲了孩子的正常心理。
第二,2.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是感恩意识淡化的主要因素。
有些学校,教师评价学生往往只看学习成绩,忽略了道德品质和其他方面的表现。学校为追求升学率,提高办学声誉,往往只抓学习和竞赛,忽略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感恩教育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
第三,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往往只关注自我,生活中欺诈现象屡见不鲜层,加之舆论引导乏力,感恩教育空洞,严重限制学生感恩能力的提升。学生时代不仅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的不断积累,社会情感的不断丰富,这个时期的学生虽对是非观有一定的认识,但情感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凡事缺乏坚持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对“爱”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看法。然而他们在父辈、祖辈的溺爱和物质生活充足的今天,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快乐,“我为人人”怨言多的个性,“以我为中心”成了当代学生的思想主流,这样的思想容易让孩子们缺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作为一名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认识,从感恩的起点出发激励学生,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让世界充满爱。
二、知恩于心,耳濡目染
““识恩””积淀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丰富博大的班级精神文化环境将成为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孩子们生活于其间,也浸润于其间,他们感受到的是至真至纯的感情和温馨的感恩氛围。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感恩就应是社会上每个人就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恩是礼貌。有人帮忙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感恩是画笔。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感恩是一种用心的人生态度,它决定着人的幸福和成功。常怀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感恩,會为自己的过错由衷忏悔并努力改过;感恩,足以稀释心中狭隘的积怨和仇恨,快乐用心地投入生活之中。感恩,是一种完美的情感,是人格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内驱力,是人性的高贵与完美之所在。感恩会使人的心和人的事业联系得更紧,感恩会使人产生对生活、对一切完美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完美的事物包围。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心无芥蒂地拥抱生活,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人生也将会变得更加的成功与幸福。
三、报恩重行,寓教于乐
知恩图报并非要有大恩大德的举动,对别人点滴行为的知道报答也是报恩。教孩子学会感恩,就要让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开始,感激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老师,感激给予他们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那些点点滴滴。
1..报父母之恩,
无需等待养育之恩大于天,感激父母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孝顺之德,应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亲身体验是最具有说服力的。我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至少说一句让父母感觉温暖的话,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观察父母的反应。同时定期在班会上交流分享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体会到了:当我们由衷地说出““谢谢妈妈,今天的被窝特别暖和!””““爸爸,您烧的菜真好吃!””等感谢与关心的话语时,父母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原来报恩就是这么简单,无需等待长大以后。
2.念师长之恩,
铭记于心孩子们只有对老师心存感恩,珍惜这一份师生缘,才会更好地学习。。为此,我特意组织了一次“教师一日工作探班”活动,事先下发给学生一张任课教师第二天的课程表,要求学生选定要“探班”的老师,在第二天做好跟踪观察与探访,并做好记录,在“教师一日工作大搜索”主题班会上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活动中,学生的触动很大,对老师的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有的学生感叹“课表上没有黄老师的课了,我想着这节课黄老师可以休息了,没想到黄老师整节课都在批改作业!”“午餐时,我留心观察了老师们在干什么,他们要给我们分好饭、分好菜,等我们吃得差不多了,才离开,才自己去吃饭,一定很饿了!”“我们在午睡,老师还在批改作业呢!”……这熟悉的一幕幕从学生口中说出来,我内心倍感欣慰,因为孩子们能体察到老师的苦,感受到老师的好,这是多么珍贵!
3.顾同伴之恩,善于表达
同学是孩子们心中最纯真的朋友、伙伴,一起学,一起玩,一起闹。朝夕相处,心有感激,也许从未表达。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同时,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感激之情。在班级内设立一个““友情信箱””,让学生回忆班内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一名同学,然后把他对自己的帮助,通过一封信写下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投进信箱,最后由““邮递员””完成后面的送信工作。孩子们很喜欢这只信箱,特别期盼能收到信,也表现得越来越热情,更是涌现出了许多““小雷锋””。一学年下来,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实践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感恩教育系列”,引领孩子们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识恩”“感恩”“报恩”,以情动情,以人性唤起人性。3.开展写“一封家书”、“给妈妈洗脚”、去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去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等校内外感恩活动。
4.开展童声读““恩””,
发挥班级图书角的优势,选择生动、有趣、有意义的故事组织学生读一读,如《小故事,大道理》《草房子》《爱的教育》……能启迪心灵,留下美好的回忆。当孩子们读完一个故事后,再引导大家来交流一下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等。孩子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也就慢慢体会到了感恩的真谛。
5.童眼看““恩””
结合感恩教育,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情深意浓的影片,如《暖春》《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记得,观看过程中,孩子们被感动得眼泪直流,心灵深处更是引起不小的震撼。看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讨论会,让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启发,使小小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冲击,
56..童手贴““恩””
生活中不缺少美,把生活中看到、听到的感动瞬间写下来,贴在教室““感恩贴吧””。生活中的美就是一些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小事。当感恩贴吧的纸条越来越多时,孩子们发现的美也越来越多,孩子们感受到的““恩””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它的成效:孩子们的爱心苏醒了,感恩的意识浓了,会做家务的多了,助人为乐的多了,一群热忱灿烂的““火孩子””正在向我们走来。使学生们的感恩之行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和谐文明美好社会的建立,让我们社会充满了正能量,从而讓感恩心灵之花盛开。
参考文献:
[1]唐代陈润《阙题》诗句.
[2]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何江.孔子教育思想的灵魂[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5
[4]马洪涛.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与感恩教育的现状及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2(19).
[5]胡昌东.中职学校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学咨询,2015,9(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