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

2016-02-02 00:19朱蕾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生活体验思想品德课

朱蕾

【摘 要】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让教育生活化,也正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思想品德作为教导学生拓宽思维、培养优良品德的一门课程,更是要注重生活化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的课堂,是空洞的,是空泛的,是抽象的。因而,让课堂走回生活中,让学生关心物质生活和其精神世界,学生切身实地地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所传授的知识和要表达的感情。并且,学生也能借此养成多多关注和思考周身的每个时刻、每个细节的习惯。生活化教学能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将在以下阐述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生活体验;学习体验

以往,思想品德课经常给人以这样的感觉——高深、空泛,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面对这样被抽象化的课程,自然提不起任何兴趣,更甚者,这门课程让他们觉得可有可无。小学生需要比中学生更生动形象的课堂,当思想品德课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得的时候,学生明白了课本与自己的生活的关联性,又怎么不会热爱起这门课呢?

这便需要教师做到教学的生活化,让课堂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是书面化的、硬生生的,而是一种能够活跃在生活里的、活起来的理论。

那么,教师怎样做好生活化教学,带领学生在课本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知识,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呢?我将在下面进行分述。

一、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教育,将失去其意义。同时,陶行知先生还认为:为生活而教育。也即,教育不仅出自生活,还要为了生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都离不开生活。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更是要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还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关心人类社会,去关心大自然。杜威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什么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在书中学,还要在做中学。例如,在教授《保护环境,关注人类》一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平时多多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在课后做一个小调查,询问身边的人——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老师,关于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这样学生便能更好地明白,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1.创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触发学生的道德感

在学习《关爱自然,从我做起》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对自然的影响,我事先准备好了关于自然破坏、滥杀动物、自然灾害等图片视频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放映。在学生观看的时候,我一边和学生说道:“这些自然破坏都是由人类造成的,或许你认为你只看了几棵树不要紧,然而我砍你砍大家都在砍,最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这时候,你们认为自己砍的几棵树还不重要吗?”通过生活化情境和适时的启发,学生不自觉地开始思考,并认识到每个人有保护环境的责任。

2.创设生活化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宽松的氛围

在小学课堂中,为了保持纪律,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一方桌椅里,这样,虽然达到了维持纪律的目的,但难免会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因而,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传授较为难理解的理论知识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例如教师走下讲台“蹲下身”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营造轻松地氛围,常会得到不错的效果。在学习“面对万千变化的网络世界”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访谈环节,我就充当记者,挑选学生进行提问,而其他学生作为观众也可以在有感触时发言表达。这样,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我和学生畅聊了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利与弊等问题,学生在疑惑、思考、诉说的过程中很好地认识到自己对网络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3.创设时事教育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思想品德课常常会与时事政治挂钩,因此,在授课时我经常创建时事情境,比如模拟记者会、时事点评等。在学生了解时事的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时事思维。当我讲到最新的时事热点时,比如08年奥运会,学生的兴趣立马被调动起来,热烈地讨论奥运会的盛况。同时,我还对学生说道:“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获得了名次,为祖国争光,大家都觉得高兴,然而,你们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也可以为祖国做出贡献,成为那个为祖国争光的人!”学生经过这样一堂课,不仅轻松地学到知识,也培养了爱国精神。

三、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全来源于活动。儿童对源于自己生活的活动会特别感兴趣,有很强的参与欲望。所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将对他们的学习有极大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亲身接触社会的大课堂,能进一步拓宽视野,并且,理论联系实际,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目的。

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活就是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工程中。”生活化教学正是一种能达到这样成效的教学。教师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带入课堂,为课程添上五彩斑斓的色彩,引领学生畅游在生动的知识海洋里;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能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感和爱国精神。既如此,让教学生活化又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肖贤.《步入多彩生活提高德育实效》[N].《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陈素平.《我们的教育真实吗?》[N].《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生活体验思想品德课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