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知识艺术化引入的思考和探索

2019-10-21 23:10张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背景知识引入艺术化

张禹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背景知识的引入必不可少,但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对背景知识导入的处理较为简单和粗暴,忽视了背景知识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和评价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背景知识的引入进行讨论和探索。

关键词:背景知识 艺术化 引入 探索

引言

在教学中任何细节都不是小事,任何的关键点都会引燃学生关注和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想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本或经典阅读,逐步拓展文化视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但有些文本内容距离时代久远,时代背景比较繁杂;有时还加入了很多政治因素和作者个人文学气质或者学生个人接受理解能力较差,致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困惑和疑难。阅读文本时难于立足现实时代去进行理解,文本体悟不深,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改变学生思考方式,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必然要把背景资料充分利用起来,使它从隐藏的书本背后走到课程教学师生前面,成为解锁学生走入文本的第一关。在教学中引入文本的背景知识,有助于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特征,掌握作者的创作风格,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魅力,才能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理解文本内在含义。但是如何引入、何时引入呢?这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需求, 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才能达到帮助学生阅读的目的。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感悟, 认为背景知识的引入可以从存在的误区和引入方式上来进行讨论和探索。[1]

一、背景知识的含义

背景知识,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以各自特别的方式引入的、与文本相关的、对学生理解文本起辅助作用的知识。既指教材中已有的页下注释及引用的读本材料,又指教材中借喻的典故、寓言等需要从课外补充、引证的材料;主要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2]

二、背景知识的基本特征

1.丰富性

在语文阅读中,所看到的的不仅是作者以文本形式传递出来的意思,所理解和挖掘的除了表面的文字信息,更离不开对作家的主观创作背景、文学观念、文学风格、文化历史背景等“非文本”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剖析。主要涉及写作时代、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格言、说法、文化概貌、风土人情、社会事件等等;按其类型来分,大体可以分为说明性背景知识、注释性背景知识、对比性背景知识。

2.差异性

背景知识内容较多,但并不统一,没有特定的规律性。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作家之间的写作风格、创作年代、作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年级、学段、基础差异性,适当调整引入背景知识的部分资料,便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对人物形象或已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多元性

文化具有传承性,每一个国家或每一个民(种)族,由于自身的地域环境、人文思想、传统习俗、社會情况等方面的区别,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成为研究其各方面的背景知识。现代社会中有不同文化的共存,人类相互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地对待它们,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现象。每一门学科并非孤立存在,在语文学科中某些字词和词语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广泛运用和认可的,典故和寓言又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有什么样的影响,随时代的变迁,词语的原有含义和原有的色彩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碰撞或变化,某些外来词语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被引入使用的,这些都属于背景知识,这类问题可以作为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在课后完成并总结归纳后再在课堂学习时进行简明介绍。

4.潜在性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句话在背景知识的引入上同样可以适用,背景知识的引入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使认知向纵深发展,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背景知识在一节课的中间引入,在学生个体感悟文本之后引入,会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课中引入背景知识,使学生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这个认识体会是自发的、主动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主动地思考与发现,利于突破重点与难点, 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在理解主旨上就会更加地深入,水到渠成。

三、背景知识引入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开始引入,有助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顺势导入课题。但是这种先入为主的引入,在学生没有进入文本之前就给他铺垫好与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势必会顺着教师的铺设顺其自然地理解下去,可能就会限制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3]

1.内容繁杂,选取不精。

在收集大量背景知识中,很多时候简单抽象,不加选择,给予的是一种非常浅显和公式化的定评,缺乏引导者的个人评价。作者的介绍偏重于其人生履历、创作概况、政治思想等,缺少对资料的筛选和提炼,所以内容繁杂之外显得非常乏味;进而忽略对作家的才气、志气、情趣以至于相关的生活细节、审美追求等视角和重点的选取介绍。如(中等职业教育中基础模块上册)第十四课《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高度艺术性的杂文。课文意义深刻,很多学生无法读懂,所以在课前提出此文写作背景,对学生阅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执行一条卖国投降路线。在文化上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情绪,换种方式理解就是:一部分人持有全盘肯定吸收态度;一部分人持有全盘否定排斥态度。鉴于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促进我国当时革命文化的发展。鲁迅根据社会现实针砭时弊,运用辩证法写了两篇文章。其中这篇《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在背景知识就学习后,学生就会根据背景文化阅读文本并提出思考,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拿来主义?怎么样实行拿来主义?实行拿来主义后的必然结果是什么?此时,本文的背景知识学习就已经与课文的主要学习内容已经不约而同地结合起来了,学生就自然地过渡至自主思考和理解的环节了。

2.过程僵化,流于形式。

将背景知识的介绍几乎固化于一个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常见的方式,它将背景知识介绍放在课文讲析之前,按照导入新课—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这样的流程,习惯于在导入阶段呈现背景知识,把背景知识的介绍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而把背景知识介绍模式化,将背景知识机械式传达给学生,机械式宣读作者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时代背景,或者不管文本需不需要,展示大量的精美图片。既不利于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某教师执教(中职教育课程基础模块上册)第三课《卖白菜》时,教学一开始直接导入作者生平和作品,以及部分图片,在普遍性操作的背景知识导入下,没有引起学生们的积极兴趣,只感受到走马观花式的人物,学生可能连作品都记不清,更别提作者的审美追求和作品特性。如若当时通过教师精简处理和独特的切入,利用电影《红高粱》选取一节影视资料作为导入,接着展示出莫言的创作引言:“在我的脑袋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人饿得半死的时候。我常对朋友们说,如果不是饥饿,我绝对会比现在聪明,当然也未必。因为生出来就吃不饱,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食物有关。那时候我家有十几口人,每逢开饭,我就要大哭一场。1960年春天,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一个黑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草根,树皮,房檐上的草。村子里几乎天天死人。都是饿死的。”

此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者创作风格和社会环境,并尝试在这样的凄凉的情感和作者体验融入到情景中,进而贴近感受农村贫穷生活以及困顿中人们对食物价值的重视和渴望。

四、背景知识的引入优化设想

读者想要从一个作品直接感受到作者传达的主要信息或思想甚至现实整体反应总是有限的,因为每个读者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果脱离了相关背景知识对作品进行理解,很多时候难免有所偏颇。况且文本个性的呈现是多方面的,就语言的个性而言,有文言、白话,有轻快、庄重等,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语言中体现的时代特色。有时候们可以根据语言推断出文本创作的年代,这是因为不同年代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词语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在阅读一个文本的时候,对于非文本部分的理解同样不可轻视。

1.引人入胜

2012年12月8日,中国作家莫言来到瑞典学院演讲厅,发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演讲的题目是《讲故事的人》,他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之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在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以讲故事方法引入背景知识也是值得学习的。

例如在某教师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陋室铭》时,先给学生讲个刘禹锡的小故事:刘禹锡因为参加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官,到了通州按规定可以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是地方官员见他是被贬的官员,于是故意刁难他,让他面江而居,他却无任何怨言,反而很高兴。地方官员知道后见刁难不成,很生气,便又吩咐差役把他住处从江边移到城北,并且房子面积减少到一间半,可他仍不计较,并仍然乐在其中, 悠闲自在。知县知道后再次强迫他第三次搬家,这次的面积仅仅是斗室,可他还是没有生气,更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唱的文章。由这个小故事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到课文上,带领他们走入文本,领略刘禹锡安贫乐道的高洁情怀。有了这个背景故事的引入,学生对作者高尚品德的认识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带着一探究竟的好奇之心深入文本就顺其自然了。

在教学中当作品的写作背景故事性较强, 并且与文章内容有直接关联时, 在上课前直接引入就能趣味入题, 达到激趣探究的目的。

2.画龙点睛

曹明海教授曾经说过:“语词是沉默而孤立的,当它没有进入一定的语言关系中时,它只具备辞典上抽象的意义。而当它处于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时,这个词就会被另一些词唤醒。”(中职教育课程基础模块上册)第三课《卖白菜》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文章结尾的第26、27、28、29、30自然段时,教师经常会在教学中采用简单粗暴自己的分析去取代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如当时能为学生提供语境支点,用手中的PPT图片为他们展示出1967年的“一毛钱”的时代价值——“粮票、肉票、布票、大米0.14元/斤”青菜0.02元/斤、肉價0.81元/斤、压岁钱0.1~0.2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当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基础上,对理解最后五个自然段“母亲因为‘我多算老太太的一毛钱而哭”时,及时为他们引入时代缩影下生活,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有了情感的渲染和升华。学生们就能更好理解母亲的内在美,即使是在那样艰苦贫穷的日子里仍然保持一颗诚实、高尚的心灵。

3.锦上添花

(中职教育课程基础模块上册)第十七课爱情诗二首中《致橡树》,在讲到“舒婷的爱情观中女性应该是木棉”时,插入了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背景知识——橡树和木棉的图文介绍:橡树,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木棉,树形具有阳刚之美,又叫英雄树。这一背景知识的引入,带给学生一种视觉和观念上的冲击。生长在高寒山区的学生对木棉比较陌生,仅从名字判断,可能将其同棉花混淆,但实际上木棉和橡树都是高大的乔木。了解这一背景知识后,学生就更能理解舒婷分别用橡树和木棉来象征男性和女性的用意了。因为在舒婷的眼中,男女的关系就应该像这两种树一样平等、独立。

在最后进一步赏析对比《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两首诗中作者表达的爱情观有很大不同原因时,这时运用作者背景知识介绍的最好时机已经到了。学生了解到舒婷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她的《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裴多菲·山多尔,是一位匈牙利爱国诗人和英雄,自由主义革命者。他被认为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时他还是匈牙利著名的爱国歌曲《国民歌》(Nemzeti dal)的作者。在这样的背景知识介绍中学生已经明确感悟到这两首诗本质就是舒婷与裴多菲两个国家、两种时代、两种流派、两个角度对爱情观的不同表达,所以及时准确为学生插入两位作家背景知识介绍是最有力的解说和分析。这就是所谓的“锦上添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总之,了解背景知识是打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是为更好服务阅读所做的准备。在语文教学中背景知识的介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丰富自身知识,同时要做好课前的信息搜集工作,最终更好地利用背景知识,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许龙梅.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介绍的探究[J].现代语文.2014,(7)

[2]廉莲.于无声处响惊雷——对语文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引入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课程,2014,(04):22-26.

[3]查朝静,王家伦.切莫忽视背景知识引入的艺术[J].语文知识,2017,(13):36-38.

猜你喜欢
背景知识引入艺术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不规则抽象
玩味型格
《从雅思的发展看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述评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
浅谈如何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借助背景知识,引导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