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孟飞
摘 要:高中音乐教学不仅影响学生对音乐的追求,同时也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流行音乐作为多数高中生喜欢的音乐形式,将其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更得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阐述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现阶段情况,以期能够对音乐教学完善优化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流行音乐;引入
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以求顺应时势。教育教学要想更好的贴切当前社会时代发展,音乐教学不仅简单追求社会需求还应当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流行音乐不断发展,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始逐渐引入流行音乐这一元素,以求迎合多方面需求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提高高中学生审美修养。
一、引入具有教学意义的流行音乐
将具有教学意义的流行音乐引入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历经传唱的《好一朵茉莉花》,周彦宏通过将时尚与经典相融会从而展现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学生能够在聆听学习这首流行音乐时感受到古典浓厚的民族特色。再比如名震一时的周杰伦演唱的有关亲情的歌曲《听妈妈的话》,其歌词之间吐露的对妈妈那种柔情恩义,教师可以在循环播放这首音乐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歌词赏析,感受其间对母亲的浓情厚意,让学生自己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思想,并结合较为直白的歌曲名称进行深一步启发引导,在学生沉浸于歌曲韵律美的同时感悟到其中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立足流行音乐的新特点透彻分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教师若时很好的应用适时高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还需要对其新特点有所透彻掌握,从而才能够轻车熟路的带领学生进行流行音乐形式以及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新课程改革开展之下,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身份,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在教师带领引导下对流行音乐形式所呈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对音乐的分析欣赏涵盖多种方面,包括流行音乐的唱腔、歌曲元素等,教师开展这方面教学时也可采用多种策略方案,可以将学生划分小组利用小组探究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开展,给予学生充足时间和空间进行对于流行音乐的体会学习,让其自主研究发现其中值得学习借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将课堂完全甩手,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教师应当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挑选出具有代表的典型流行歌曲,使得学生有所针对的进行分析理解,既避免学生盲目学习的弊端也可以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其自主分析学习的同时音乐分析能力也有所历练提升。例如,教师让学生欣赏伊能静的《念奴娇》,然后让学生结合语文相关知识《念奴娇·赤壁怀古》然后小组探究体会其中的特色,假设利用戏曲念白读出这段诗词又和现在这种现代流行音乐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感受其间独有的时尚韵味以及蕴含其中的文化底蕴。同时再让学生听一下《One night in北京》这首流行歌曲,与《念奴娇》不同的是其利用京剧韵味将时尚现代的歌曲演唱出来,这种有趣的音乐表达形式也涵盖了很多音乐技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涉猎进行小组探究讨论,将两首同位现代与古典结合的流行音乐进行比较赏析,体会其间魅力以及那种强大的感染力。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分析,不难发现流行音乐这种时尚时髦的音乐形式同样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已被人们忽视遗忘的民族瑰宝加入流行音乐表现出来,使得为人了解熟悉,继而传播传统文化。
三、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鉴赏能力
一些学生喜欢听流行音乐然而原因却不清明,有的完全是处于对演唱歌曲的明星崇拜追捧,全然无有真正的去对音乐进行系统认真的鉴赏分析,感悟其真正蕴含其中的魅力。一千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说每个人评论一首音乐的好坏有多种形式,有的旋律较为突出,有的歌词含义深远感人,有的情感吐露引人共鸣,总之对于不同的音乐表达形式都有着不同的吸引人的独有魅力。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这一现象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分析能力,从表现形式、表达情感等多角度入手进行深层列分析,故而达到鉴赏分析以及提升高中生审美修养的目的。
例如,教师让学生对周杰伦的《青花瓷》展开学习研究时,不仅单纯欣赏周杰伦独树一帜的说唱音乐形式,还要感受由方文山所写的歌词其间蕴含的浓郁文化底蕴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让学生感慨其歌词优雅同时仿佛置身江南那优雅情境之中。随之,教师在学生感念其中优美旋律时进行伴奏赏析,对学生分析其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乐器,使得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完美契合融汇,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使得学生对这一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又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这种文化现象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其长有性将会时长期存在,故而将流行音乐融入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中,对学生有着重大教育意义,同时还需要广大教育共组织不断提升发觉,使得更好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晖.浅谈流行音乐能否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J].艺术教育.2008(07) .
[2]张培.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