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

2019-10-21 11:00郑淑华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策略以人为本

郑淑华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与深入,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创新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策略

1“以人为本”理念概述

以人为本理念主要是:要求班主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一人之主变为全体学生参与的过程。并且制定的所有规章制度都要为学生来服务,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保障。总的来说,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标准:第一点,推动班级全面发展,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要共同参与,以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第二点,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完整的个体,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差别化的管理对待。也可以针对某部分特殊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三点,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将学生的需要作为制高点来设立一系列规章准则,以满足和完善规章制度的实施化过程。

2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2.1坚持以人本理念指导班级教育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本理念指导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是实践的灵魂,理念是行为的指南。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班主任工作关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影响是学生的全过程,班主任教育必须以先进的思想理念为指导,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思想统领自己的教育服务工作。新时期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认真研究各种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水平。人本理念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每个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根本思想,班主任要以人本理念为指导,深入领悟人本理念的思想和精神,真正成为自己的教育管理指导,将这种思想理念贯彻到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在每个教育管理细节。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思想理念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影响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不仅是对他们行为的引导和约束,也是他们思想和精神的教育与引导,各种教育方式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班主任的教育管理也是在引导学生思想发展,班主任的各种思想理念也是学生思想理念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外在诱因,甚至,很多学生的思想理念都是在班主任管理中领悟,并成为了他们的行为指南。

2.2为学生营造更适宜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

为学生营造更适宜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班主任工作要管理好学生,做好监督和引导,更应该注重成长环境创设。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班主任和学生是整个系统中的主要因素,而班级文化环境是生态体系中重要的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发展和成长最为全面的因素。班级文化成长环境体现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理念,也是最能实施人本理念的重点所在,班主任一定注重班级文化环境创造。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感受更多的温馨,获得更多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相互勉励,协同进步。班主任以身作则,关系和关爱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理解学生,为学生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任课教师能够支持学生,做好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感受更多的温馨。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包容、理解、尊重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好好学习,快乐生活。

2.3开展多元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开展多元活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参与到学生的成长当中,为学生建造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学生灵活和创新的学习思维,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的竞争力。教师也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科学有效的拓展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不要责骂学生,而要积极的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提倡素质教育,不要仅仅局限在课本教学当中,也要积极地将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思想意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教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当中也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开放思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责任精神。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一些比较有个性的班会,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话题来进行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做主持人,课堂参与者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班级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从而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提升。教师通过开展各类师生交流活动,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班级的集體凝聚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学习和拓展。

2.4以人为本,制定班级机制

以人为本,制定班级机制。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人就是核心,班级的一切事务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打造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班级机制。首先,班主任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喜好,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共同商讨下达成一致,共同制定班级环境机制。比如,班级的桌椅怎么摆放,学生座位怎么安排,教室的墙壁怎么设计,教室的区域怎么划分,清扫工具怎么摆放,板报怎么设计等等,都应该以小学生的审美与心理需求为标准,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让学生集体参与其中,各显神通,共同协作,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保障环境设置的科学性和安全性,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广泛听取全班学生的心声,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切记不得超过学生的心负荷。班级的管理机制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而且在与学生沟通或是在管理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其跳跃的思维方式,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管理方法,实现高效管理。

结语

总之,小学生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班主任身为学生的领导者和领路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责,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快乐地成长,使得学生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充足的。

参考文献

[1]曹君.以人为本理念下班主任管理研究[J].读书文摘,2016(8):23

[2]刘松连.以人为本小学班主任管理探究[J].科学咨询,2018(11):59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与策略以人为本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