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波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分组教学因其能促进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有所获,提升整体成绩等优势成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教学模式之一。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由于地处偏远、留守儿童多、生源质量差、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等诸多因素,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在全区差强人意。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自主性和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强等问题。鉴于此,我在自己所任教的八年级一班进行了分组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分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
引言
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各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获,提升自信心、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逐步实现人人有进步,个个有干劲,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建立分组教学评价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接手八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前,我分析了该班上期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调查了解了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决定在该班建立分组教学评价机制。具体如下:
1.制定奖学金管理实施方案
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奖学金是近年来颇受争议的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之声更是不绝于耳。其实,奖学金是一把双刃剑,只要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并加以正确引导,它必定能成为激发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最佳途径之一。
(1)方案目的:为了切实营造竞争氛围,降低低分率,培养优秀生,促进中等生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提高本班语文总体成绩,为增强班级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
(2)奖励方案:平时考试,总得分达85分以上者,奖励奖金5元;总得分达80—84分者,奖励奖金3元;总得分达70—79分者,奖励奖金2元;总得分进步5分者,奖励奖金1元;总得分进步10分者,奖励奖金2元。(总得分=平时得分*40%+考试分数*60%,卷面分120分按百分比折合成100分计算,期中、期末加倍奖励)[1]
(3)平时得分与惩戒:
作业获评A+或作文获评85分以上者,得3分;作业获评A或作文获评70—84分者,得2分;作业获评B或作文获评60—69分者,得1分,欠交者,每人次扣1分。课堂上举手(被点名)回答问题或朗诵诗词,根据回答是否切中要点(朗诵表现力),得1—3分;参与兴趣组课文朗读,根据朗读表现力,得1—3分(分享随堂练习参照此执行)。背诵和默写篇目,根据课文(选段)的篇幅长短和难易度,得2—5分。每学期共统计4次平时分(上下半学期各2次),期间若有欠交作业或不能如期完成背诵和默写任务的,取消奖励。
(4)其他
本方案将下发全班传阅,唯有在空白处签名确认的人才在考核奖励范畴。
2.营造书香氛围
(1)重视每周三、五的语文早读活动,加强巡视和指导,使班内书声琅琅。
(2)在全班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读书月、推普周、汉语言文学知识大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活动和学科竞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3.引导和监督
(1)及时发现、鼓励后进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制定阶段目标和期末目标,戒骄戒躁,不断进步,精益求精。
(2)強化组内监督机制,杜绝科代表和组长违规加减分或随意降低背诵难度等现象。
二、具体实施分组教学模式
1.成立学习小组
每次重大考试(共4次,包括第5单元测验、期中考试、第6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后,统计平时得分,由科代表根据总得分划分S、A、B、C、D等5个小组,具体标准如下:
(1)总得分在85分以上者(含85分)为S组成员,组内得分最高者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督促并听取组员背诵、组织组员批改A组生字词,查找并标注A组周记(作文)中的语病,开展组内学习交流和帮扶D组等活动。本组成员选做生字词,全部完成练习册中的所有题目。
(2)总得分在70—84分者(含70分)为A组成员,组内得分最高者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督促并听取组员背诵、组织组员批改B组生字词,查找并标注B组周记(作文)中的语病,开展组内学习交流和帮扶C组等活动。本组成员选做生字词,全部完成练习册中的所有题目。
(3)总得分在60—69分者(含60分)为B组成员,组内得分最高者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督促并听取组员背诵、组织组员批改C组生字词,查找并标注C组周记(作文)中的语病,开展组内学习交流等活动。本组成员选做练习册中的[综合性学习与写作]部分,其他题目全做。[2]
(4)总得分在30—59分者(含30分)为C组成员,组内得分最高者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督促并听取组员背诵、组织组员批改D组生字词,查找并标注D组周记(作文)中的语病,开展组内学习交流和接受A组帮扶等活动。本组成员选做练习册中的[拓展创新]和[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部分,其他题目全做。[3]
(5)总得分在30分以下者为D组成员,组内得分最高者担任组长,组长负责收缴作业、督促并听取组员背诵,开展组内学习交流和接受S组帮扶等活动。本组成员选做练习册中的[能力提升]、[拓展创新]和[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部分,其他题目全做。
(6)其他:老师批改S、A组生字词,检查各小组生字词的批改和周记(作文)的查找及标注情况,为作业写评语。各组组长到科代表处背书,科代表到老师处背书。
2.成立讨论小组
(1)规则:座位相邻的4位同学组成1个讨论组,不足4人的或达到6人的组成1个讨论组。
(2)内容:讨论课堂上的讨论问题,选举出1位负责任的同学担任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每次的小组讨论,安排发言、汇总意见、整理材料等。
(3)其他:小组讨论时限3—5分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须派1名发言人代表全组发言,根据回答的质量,发言人可得到1—3分。
3.成立兴趣小组
(1)规则:以S(A)组成员为组长,其他同学可根据兴趣和个人意愿选择加入哪个小组。
(2)内容:兴趣小组一旦成立,将围绕它们展开诸如课外调查研究、交流讨论、搜集整理资料、课内小组朗读、阅读心得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分享展示等活动,并根据内容的长度和难度,为小组成员赋3-5分的平时分,纳入量化考核。
(3)其他:各小组收到课外调查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任务后,要立即做好各自的分工;课外交流讨论可利用课间或课前进行;小组内平时要开展朗读训练,主要训练朗读的准确性、声调、节奏、整齐度等;阅读心得交流、调查研究成果分享展示要择优推选。
三、总结和反思
1.经验总结
尽管分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算不得新鲜事物,但在我校仍然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我与全班学生一起在前进中摸索,摸索后再前进,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学生们感受到了新奇,我也为他们渐渐好转的课堂表现,重拾自信的灿烂笑容而欣喜不已。
孩子们七年级下册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容乐观,全班31名同学参加考试,仅有11人在及格分数线以上,及格率为35.48%,平均分57.032分,80分以上仅1人,70-79分者共8人,60-69分者共2人,31-59分者共计18人,30分以下有2人。阴云密布在班级的上空,许多同学已丧失了对语文的热爱、继续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勇气。
升上八年级后,在分组教学模式的激励下,通过我们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全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有了质的飞跃:全班30名同学参加考试,有21人在及格分数线以上,及格率为70%,平均分64.611分,80分以上者达到4人(全部超过85分),70-79分者共8人,60-69分者共9人,31-59分者共计8人,30分以下仅有1人。一个学期的改革尝试,使我们重拾了信心,坚定了在语文学习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来到八年级第二学期,在分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的更大激励下,通过我们又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全班的期末考试成绩稳中有升:全班29名同学参加考试,有22人在及格分数线以上,及格率为75.86%,平均分65.241分,80分以上者达到4人(全部接近85分),70-79分者共6人,60-69分者共12人,31-59分者共计6人,30分以下僅有1人。又一个学期的大胆改革调整,与前两次期末考试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更加坚定了学好语文的信念。
我在八(一)班所做的分组教学模式的尝试初战告捷,它不仅为学生们低落的情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还坚定了我继续坚持并完善这一模式的决心。虽然这种模式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投入一定的奖励资金,更需要师生的通力配合和监督,但实实在在的进步成了我们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2.不足反思
虽然分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能在短期内看到成效,能鼓舞全班的士气,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1)此模式重在量化考核激励,成在此,败亦在此。因为涉及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必须细化,并且要有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跟踪、监督、奖励等,事务多而烦琐,难免有某个细小的环节疏忽或跟进不及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
(2)此模式不是解决初中语文学习中所有难题的灵丹妙药,它需要与其他模式或方法有机融合,打好组合拳,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力。
(3)由于此模式重在激励,缺乏惩戒,小部分急功近利的学生看不到成效或者拿不到实质上的奖励,便灰心泄气,甚至麻木,懈怠,以至于放弃努力。
(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批改每周一次的周记,监督背诵,抽查默写,跟进学习进度,了解学习动态,发现学生中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此外,各组组长在方案实施中劳心劳力,应酌情加一定的平时分予以鼓励。
总之,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分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使各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有所获,提升自信心、积极性和自主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有了劲头和期待,全班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大潮袭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但在偏远落后的山区学校,一些被验证过的诸如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任务清单完成模式等教学模式容易水土不服,暴露出形虽似而神不到的尴尬问题,而结合本校实际的分组教学模式正以它的顽强生命力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毛爱华.语文分组教学模式初探.G633.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1
[2]刘剑光.浅谈分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7-21G632.4
[3]周正龙.分组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1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