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雯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环境恶化的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愈发高涨,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当今主要的发展趋势。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环保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课程中普及环保知识成为重要的一环,生物学科作为与自然环境最贴合的学科,因此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 初中生物;环保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74-01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破坏是同步发生的,所以国家环保部门应该重视环境问题,让环境保护成为经济飞速发展的前提。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树立环保意识相关的课程,教师应该在生物教学的同时注意向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环保意识的培养联系起来,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推动环境保护的进程,有利于环保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
一、初中生物课堂环保教育现状
以我国目前初中生物课堂环保教育现状来看,有关初中生物课堂环保教育的研究仅仅是对环保教育提出几点理论基础。因此教育中缺少实践支持,有关初中生物环保教育的教学案例较少,导致教师的教育目标模糊不定,实效性不足。初中生物课堂环保教育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相关的教育经验借鉴,所以当今初中生物课堂环保渗透教育缺少针对性与实效性,教育经验的不足以及教学案例较少导致教师教学的参考资料稀缺。其次,基于成绩与升学影响,课堂渗透环保知识虽说比较容易,但大部分教师只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也就是书本教授,教学中与课堂无关的知识渗透不足。
二、环保教育渗透策略
(一)从生物知识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生物学科里,有很大一部分知识都与环保相联系,因此挖掘生物教材里的环保知识十分重要。初中生物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把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带到课堂中去,仔细揣摩课堂环保教学方式。同时也要合理地进行课堂环保知识渗透,使环保教育顺理成章地施行。在课堂中要秉持挖掘的同时合理地渗透原则。比方说在“食物链”这节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大多为绿色植物。借此讲述绿色植物的一系列作用与重要性,使学生明白绿色植物是整条食物链持续生存的基础。在教学完重要性后,也要讲授破坏绿色植物生存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以人类所处链条位置作比,使学生明白利害关系,让学生明白食物链中每个物种都是平等的,爱护食物链有序进行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进而使学生明白环境的重要性,达到培养初中生环保意识的目标。
(二)让环保意识渗透在学生的习惯之中
帮助学生们建立环保意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我们展开生物环保教学的目的,所以我们对于学生们的环保教学就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應该让学生们将环保意识实践应用到生活之中,让学生们从每一件小事之间看到环境保护对我国持续发展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环保潜移默化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保建设的发展。
(三)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引入环保意识的学习
由于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比较多样,所以课后作业的开展方式也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引入环保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教材上的习题,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巩固,为生物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学习并布置相关的课外作业。比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各个工厂的走访调查,认识到废水、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或者在一些公共场合组织环保意识的相关讲座,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捡垃圾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保护环境,还能让学生理解到资源回收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引入环境恶化的具体数据对学生进行教育
每年环保部门都会公布相关数据让人们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程度,所以在生物课堂上,教师也应该利用环境恶化的具体数据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环境恶化的速度。比如酸雨对我国影响的地区已经超过了30%,小麦和蔬菜的减产速度飞快,都已经达到了几千万亩,而这些都是由于环境被污染造成的,并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大气中的污染物,以及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就存在于自己身边,而且环境治理需要被大力推进。初中生首先应该树立环保意识,推动环境治理的进程,并让身边更多的人具备环保意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环保意识的培养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环境的恶化程度以及环境对人们生活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也具备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规范自己和身边同学的行为,使环境水平能够从整体上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艳.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环保意识[J].河北农机,201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