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方亮
[摘 要]高考是指挥棒,高考试题是高中复习备考的瞄准器。教师应解读高考,充分挖掘高考试题中潜在的历史知识、思维价值、学科能力、考查角度及命题规律,以指导高中历史教学。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点、调整备考方向、预测考试趋势。因而,关注高考、研究试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建构、整合,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就能切实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试题;深度教学;复习备考;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2-0069-03
课堂教学是个“技术活”,需要“策略”。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器”就是高考试题,高考是指挥棒,试题是复习备考的瞄准器。通过高考试题来了解历史、引导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真题解读
(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5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頓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本题的考点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从时间选择来看,本题选择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拐点”:20世纪70年代初。这个时间点以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政策、经济模式等都有了重大的变动。从切入角度来看,本题是以尼克松总统对当时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问题和政府的打算等内容作为材料切入教材,切口很窄,联系面不大,而且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与教材联结错误的情况。从历史关联来看,尼克松的这一文字表述,确实很容易让考生想到很多的历史知识,包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民主范围的扩大、经济危机、经济政策等。内容丰富、发散多向的材料就像是“橡皮筋”,可以拉扯出很多不同的形状。从设问角度来看,设问词是“由此可知”,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设问,几乎没有任何方向、任何角度,只要是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都可以,就像是一块“塑胶泥”。一根“橡皮筋”、一块“塑胶泥”,让考生无从下手。幸好题干开头有一句背景性的提示,这个提示至关重要。从选项设计来看,四个选项涉及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包括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福利国家、自由主义、联邦制等,它们都与材料有一定的关联,也就是说选项的干扰性是比较大的。如B项就是一个陷阱,它与材料文字相近,意思相似。而D项则像是一个知识墙,由原来的加大国家干预到减少或者不干预,那不就是自由主义吗?于是学生一到这个知识墙边,便绕不开了,不知所措,甚至头破血流。从命题意图来看,本题考查方向坚定,指向明确,但无端的“干扰”就是要让考生准确分辨历史,考查考生对史料信息的精准把握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也是反猜题的需要。
二、教学要求
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基于高考命题的特点,把握本课就应该要立足美国,抓住“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一)掌握课程线索
全课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课文的标题是“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全课围绕着“变化”而展开,包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三个内容。这既是对本课也是对本单元的总结。这是一条明线,也是本课的主要线索。抓住了这个主要线索,就能理解本单元中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本课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此人教版教材并没有单独列出来,但从课文的文字叙述中不难归纳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经济恢复(战后初期)—黄金时期(20世纪50至70年代)—滞胀(20世纪70年代)—缓慢复苏(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每个阶段的形成原因结合必修一、二的内容就可以概括出来。这条常常被大家忽视的线索非常重要,掌握了这条线索,有助于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概况。
(二)加强概念教学
历史概念是在掌握具体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识,掌握某一学习领域中的基本历史概念可以使学生抓住该概念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本质,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史实。
本课涉及的历史概念很多,其中显性概念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滞胀、混合经济、自由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等。隐性概念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货币学派、供给学派、里根主义、撒切尔主义等。
完整正确地掌握历史概念需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着手。历史概念的内涵就是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果等史实要素。换句话说就是事件本身。历史概念的外延是指历史概念的外部联系,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相关事件的联系、作用、性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
如“经济滞胀”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
含义: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西方经济学家据此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能呈同方向发生。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停滞或衰退、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以及物价持续上涨同时发生的情况。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经济现象称为“滞胀”。
特征:经济滞胀是一种结构性的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相比,从时间上看,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从波及面上看,各国不是同步发展,时而伴生美元危机、能源危机,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从直接导因上看,主要是由结构失衡而触发的。
“经济滞胀”这一概念的外延包括:
原因:从1971年起,美元霸主地位结束,美日欧经济关系面临新的调整,1973年中东“石油战”的结果是西方廉价石油原料时代宣告结束,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列强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世界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发展。同时,作为西方经济学主流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难以解决滞胀经济带来的严重危机,西方世界采用的强化国家干预政策存在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社会严重不公矛盾日益加剧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促使西方国家寻求新的调整对策。
影响: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结束,此后持续低迷;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形成混合经济;世界经济格局也因此受到影响。
(三)抓住演变趋势
把本课的知识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相关知识关联起来,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其中涉及的变化包括: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适当减少干预。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演变:轻纺工业为主—重化工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崛起。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经济危机—经济恢复—黄金时期—经济滞胀—缓慢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模式的演变:投入大量人力,增加劳动强度(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实际上这些经济变动的背后还涉及:
联邦政府权力的变化:联邦制(1787年宪法)—强化联邦政府的权力(羅斯福新政)—适当下放权力到地方(20世纪70年代)。
联邦政府内部权力机制的变化:三权分立,平衡与制约(1787年宪法)—强化总统的权力(罗斯福新政)—回复正常状态(战后)。
对于这些变化,要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从这些时间节点入手,把握变化的背景及原因、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变化的结果和影响等。
(四)建构知识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条明线,一方面要掌握变化的具体表现,即教材叙述的主体内容,也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概括出这些变化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延伸到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这样既可建立起本课与本单元另两课的关系,还可以建立起与下一单元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建立起明线与暗线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与资本主义这些变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这个图示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图示既涵盖了课文的全部内容,还有深化拓展,图示中的虚线箭头也给了我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备考导向
在充分研究高考、研究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确立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
1.从关联历史的角度考变化
本课内容与二战前很多知识有关联,把这些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可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通过这条知识链,可考查其沿革,包括相似性、发展趋势及规律、特征等,也可考查不同阶段的个性特点及其成因、影响等。如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历程;福利国家与近代以来英国在圈地运动期间的济贫助困、19世纪末德国的福利建设、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的社会保障与中国古代救灾等进行比较;20世纪两种社会形态经济的关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的关联。
2.从关注时政的角度考发展
关注社会现实,影射时代背景,已经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本课属于经济史的内容,尤其是属于经济变革史方面的内容,许多内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如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角度看国家放权。与本课相关的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减福利国家的规模等。如里根主义和撒切尔主义等。我们应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福利国家制度;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角度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角度看第三产业和新经济。
3.从数据统计的角度考方法
计量史学研究方法的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的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以数字信息材料和表格、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为载体,要求学生将数字信息转化成为历史知识和文字信息。材料信息呈现方式比较隐蔽和多样,需要在图表中挖掘有效信息,抓住关键环节。
经济史教学免不了大量的数据,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数据,如数轴曲线图、表格数据图、坐标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时间轴等。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审读数据和图表,重点关注图表的标题、图注和数据的变化。其中,数据要注意大小;表格要注意横纵栏间的数据大小变化;饼状图要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图要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要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通过这些数据,要学会用定量分析进行定性分性、定位分析和特点分析。
总之,关注高考、研究试题,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建构、整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