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君
【摘 要】想象能力指的是将积累的知觉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本领,是智力因素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己有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相关资料去思维、去探究、去分析、去阅读、去思考的能力。语文是充满情感,极具个性,能够充分激发想象的学科。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能以丰富的想象力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能以自己的认知品味作品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元化地解读作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儿童的想象力丰富,他们喜爱一切陌生又新鲜的事物,渴望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主体自由和个性生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正是充分利用学生对陌生又新鲜的事物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拓宽学生思路。通过想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注意力,让学生集中思想、注意倾听、独立思考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丰富表象,奠定想象的基础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学生对世界认识的加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积累的广度和深度。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学生想象的重要步骤。我组织指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观察校园生活中的人、事、物;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动家长帮助指导孩子观察平日所见所闻。大自然的变化,校园生活的欢乐,家庭生活的美好,都给孩子们留下了不少鲜明的表象。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写“童眼看世界”上传至班级公众号,开展“小小早新闻”交流会,评选“小小观察员”等,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学生的观察力也在不断观察中得到了培养。
2.倡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和艺术作品是想象的学校。屈原《离骚》中层出不穷的生动情节和美丽画面令人回味,李白《蜀道难》中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引人入胜,梅雨潭的绿被朱自清想象得如此生动形象……大师们的想象大胆离奇、瑰丽鲜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作品可以给人提供丰富想象的形象,尤其是典型形象;另一方面,欣赏艺术和阅读文学作品,要求我们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运用想象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发展了想象力。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汲取渊博的知识,对培养想象力十分重要,是培养想象力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表象,学生才能言之有物,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激发情感,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呢?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文,光凭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动物的表演如何精彩,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将猴子、黑熊、小花狗的表演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感染。我抓住学生入情入境的好时机,让学生扮演马戏团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各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在讲解小猴子走钢丝的表演时,一位学生这样说:“小猴子头顶着一摞瓷碗到了钢丝的中间。小猴子的眼睛向上看着,十分专心,好像在说:这么多小朋友看着,我一定要完成今天的表演,千万不能演砸了!小猴子慢慢地弯下腰,用两只前脚撑在钢丝上,小心地抬起后腿,做起了倒立。成功了!马戏城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正是因为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情境,才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展开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学生喜欢用自己的感知去理解客观世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就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简笔勾画,诱发想象
简笔画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运用简洁的绘画语言,勾勒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化。采用此手段,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感知中迸发灵感,可诱发学生新奇、富有创意的想象。如我在教授古诗《村居》一文时,就用简洁的笔法在黑板上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诗中提及的春水、小草、黄莺、柳树,跃然黑板之上,学生在读诗句的同时,直观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读出了本诗的意境,更联想到了其他诗句,随之吟诵了出来。
3.编演小剧,深化想象
小学课文中的童话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一些童话题材的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或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如教《小蜗牛》一课,让学生通过蜗牛“再也不理睬”“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等行为的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表演和想象力。接着,我又设计出了猴子教爬树,花猫教抓老鼠,云雀教唱歌等内容,学生设计合理、表演生动,将课文内容深化为自己的语言,学得兴趣盎然。
三、加强训练,掌握想象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认为,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常训练,训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1.虚中求实,补续想象
补续想象是指对语言文字的“艺术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是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
《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讲两只不同表现的小兔子,小白兔勤快劳动种出了白菜,小灰兔什么也不做,只想向山羊要白菜吃。小灰兔看到小白兔有很多白菜很疑惑,小白兔告诉小灰兔:“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文章就此结尾,没有继续写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之后的表现,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让学生在认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后会怎么想,怎样做”这个问题展开补续想象,学生各抒己见,在想象和讨论的过程中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学习了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
2.由果朔因,推理想象
推理想象是在严密的逻辑指导下进行的一种想象活动。这种想象常常从事物的结果出发,由结果一步一步地推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或必备条件。在语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3.合乎情理,假设想象
假设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想象未曾经历的情境或没有出现的结果等。这种想象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在假设想象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紧紧依据语言文字提供的条件和范围,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
四、想象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应重视教师观念的改变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重视分数外,更要强调“知识活用”。特别是在想象力和知识的比较中,更要将想象力放在首位,通过制度化的、发自内心的培养和呵护,让知识借助想象力,得到超凡的升华,得到举一反三的类比。
2.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意识,并有明确的想象性
在想象的整个过程中,应保证学生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对客观事物有独到的见解,使想象的形象有较深的思想蕴涵。要训练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控制想象的方向,并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审视与分析,使有用的表象朝一个方向奔涌,对无关的表象加以抑制。
3.发展学生语言,提高理解运用水平
想象要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以语言的形式来表达。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不仅会影响表达的效果,而且会直接影响想象的水平,使想象仅停留在直观阶段。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培養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交流的重要方法。在培养想象能力的同时,能使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云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
[2]滕翠,黄祥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书文摘,2019(03)
[3]单志成.让语文课堂成为和谐融洽的对话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