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改革在医科院校通识教育核心公选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23 09:23高源敏杨文娇陈蔚臣
重庆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蓝墨云通识学时

陈 瑜,王 晶,高源敏, 杨文娇,陈蔚臣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515)

混合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网络在线学习与传统的师生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学习目标最优化的教学模式[1]。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到快速的发展,正逐步被运用到高校课程的教学中[2-3],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识教育课是指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所形成的课程体系[4],是所有在校学生或部分专业学生都应学习的课程,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5],开设通识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识知识[6]。但部分院校由于教学师资缺乏,教学资源固定,教学形式单一,教学知识杂融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下通识教育课的吸引力越来越低,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7],而混合式教学可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成本,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8],本研究以广州市某医科院校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核心公选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医学生的情绪管理”为例,开展“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广州市某医科院校通识课“医学生的情绪管理”的251名选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18岁;②具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③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2)排除标准:①累计缺席3次及以上课程(课时6学时)者;②具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者。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75.30%,其中男生72名(38.10%),平均年龄(19.92±0.83)岁,女生117名(61.90%),平均年龄(19.68±0.87)岁;文科生21名(11.11%),理科生168名(88.89%)。

1.2方法

1.2.1通识课简介及混合式教学设计 “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共30学时(22学时授课和8学时自主学习),每学时40 min。本课程主要采用线上自学、线下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教学。(1)“线上”教学——课前导入:开课前,告知学生即将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学校“爱课”平台与“蓝墨云班课”APP的使用方法,确保学生能正确使用。课前1周将课件、阅读材料、教学视频及实践教学资料分类放置于两大教学平台上,提出相关学习任务,根据课程计划逐步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及进度。(2)“线下”教学——课中混合:①理论教学。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开展理论授课,并根据授课内容与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讨论,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转变为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共15学时。②自主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团队学习法,围绕“解读情绪密码,情绪表达与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音语速,情绪运动、诗歌、图片、笑话、音乐及情绪安抚清单”十大主题完成文本创作,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共8学时。③实践教学。

表1 医学生对“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的评价情况[n(%)]

采用角色扮演法,围绕“情绪人际、生活、成长、管理”四大主题自编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准备5~8 min的汇报,汇报形式包括表演情景剧、拍摄微视频等,共7学时。(3)“线上”教学——课后拓充:在“爱课”平台与“蓝墨云班课”APP中对学生开放所有学习资料,将每章节的前沿知识、课外拓展(包括影视作品、文学著作等)、文献阅读等学习资料上传至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的答疑功能,解决学生的问题并实时进行反馈,实现零距离的沟通。

1.2.2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1)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情况:根据“爱课”平台、“蓝墨云班课”APP导出数据统计,对学生参与本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描述。(2)课程评价调查问卷:自编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对“爱课”平台、“蓝墨云班课”使用评价;对授课形式的评价;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对课程的总体满意度等。(3)综合考核成绩: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70.00%)和期末成绩(30.0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00%)、小组文本创作(30.00%)和小组汇报(30.00%);期末成绩包括类座右铭(15.00%)和叙事反思(15.00%),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考核,加强学生对情绪管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1.2.3调查问卷方法 由研究者及“医学生的情绪管理”教学团队组成教学改革小组,参与建设课程平台与管理APP,保证正常运营,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匿名方式进行纸质问卷发放,运用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问卷。

2 结 果

2.1通识课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医学生参与学习情况 本学期共251名医学生参与了通识课“医学生的情绪管理”的学习,对课程内容学习的参与度较高,参与小组讨论积极,自主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爱课”平台建设良好,总内存为4 G。学生对于“爱课”平台的利用率较高,总访问量为7 022次,人均每周访问5次;在蓝墨云班课共设22个活动,最高有185名参与,最低有134名参与;此次共分为28个小组,完成25个情景剧拍摄,并在“爱课”平台进行了提交。

2.2通识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后医学生的综合考核成绩 课程学习结束后,251名同学综合考核成绩为(87.05±16.31)分,成绩及格率94.42%,得分在90分以上共175名,占比为69.72%,总体成绩较好。

2.3医学生对通识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 251名医学生中收回有效问卷189份,在课程学习后,有97.35%(184/189)的医学生对“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总体比较满意;96.83%(183/189)的医学生对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比较满意;90.48%(171/189)的医学生对使用“爱课”平台的教学方式比较满意;93.65%(177/189)的医学生对使用“蓝墨云班课”APP的教学方式比较满意;97.88%(185/189)的医学生对课程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比较满意;95.77%(181/189)的医学生对课程开展“小组团队学习”的教学形式比较满意,见表1。

2.4医学生对通识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主观感受评价结果 在课程评价问卷中,设计一道开放性题目“你通过学习′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课程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结果中反映课程教学模式、方法实施过程和效果方面进行主题词分析,分别是“多样化教学”、“教师引导”和“积极情绪体验”。(1)多样化的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医学生各种能力,同时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①“在这门课程里,……又学习情绪管理的知识,视频拍摄,很锻炼自身的能力”;②“……锻炼了视频剪辑的能力,视频拍摄的过程及剧情设计,对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帮助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③“多样化的上课形式,让选修课更加精彩有趣”。(2)教师引导作用可激发医学生的积极态度与人文关怀。①“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了对生活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很阳光、开朗”;②“老师用热情洋溢的姿态授课,……课堂上的积极氛围让学生热爱这个课堂”;③“体察情怀,用心关怀,将情绪调节到恰到好处,被关怀和给予关怀都那么温暖……”;④“希望能学习到教师人文关怀的气质,之后做一名有人文关怀的医务工作者”。(3)积极情绪体验使医学生收获快乐,收获友谊,潜移默化地促进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①“上课的课堂气氛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快乐”;②“认识了一群很可爱的组员和一个有趣的老师,学生们成为了朋友,上这门课让学生感觉很放松、愉悦,也很有意思”;③“愉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收获了友谊,而且也有更深层次的自我感知情绪控制及谅解他人能力的提高”。

3 讨 论

3.1教学总体满意度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对通识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总体满意度较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形式在医学生中比较受欢迎。原因可能是:与专业课及选修课相比,通识课传统理论授课教学资源固定、教学形式单一[7],医学生对通识课的兴趣并不高[6]。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面对面教学的局限[9],结合网络教学平台,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多层互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6],同时本课程综合运用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渠道,营造了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

3.2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混合式教学是在信息时代,伴随教学经验不断积累和教学方式逐步变革而产生的,它将传统面授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学习和教授学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9]。本研究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了医学生对通识课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在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线上利用“爱课”平台与“蓝墨云班课”APP两大教学载体完成签到、课前预习、课外拓展、在线讨论等活动,网络平台总访问量显示,平均每名同学每周访问网站次数达5次,说明医学生能积极自主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线下除了传统的理论授课外,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围绕“情绪”开展文本创作和视频拍摄,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课堂所学,都比较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3学习效果优化 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医学生最终综合考核成绩说明,混合式教学可促进医学生对通识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12]。可能的原因是:(1)混合式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由主体者变为主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其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反思、合作和分享,可帮助其实现知识、技能、态度及最终的能力提升[13]。(2)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14]。在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中,学生除了线上线下的学习,还以小组团队形式开展协作式学习,鼓励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生自由调整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并进行查漏补缺或知识拓展,通过自主建构来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校通识课“医学生的情绪管理”中开展“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提升学生对通识课的兴趣及参与度。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将传统面授教学的优势与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教学资源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各高校通识课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本课程为大班授课,未能设置对照组,下一步将设置对照组,以获得更加客观科学的依据,进一步验证其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蓝墨云通识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