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急性肺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2019-09-23 10:56孙志强
重庆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佐米轻链骨髓瘤

郝 丹,孙志强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血液科,广东深圳 518000)

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是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一类新药,使得该病疗效得到极大的提高,但由此带来的一些发生率低甚至罕见的不良反应,如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由于其具有潜在的高致命性,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在临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1例初诊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迅速出现严重肺损伤的处理,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生时间、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后续诊疗策略,旨在引起临床医生对硼替佐米所致不良反应的关注和警惕。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头晕、乏力进行性加重”于2017年12月19日就诊于当地医院。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高血压病史5个月,无过敏史。血常规:白细胞(WBC)4.08×109/L,血红蛋白(Hb)55 g/L,血小板(PLT)93×109/L;血生化:总蛋白132.30 g/L,清蛋白23.00 g/L,总胆红素56.10 μmol/L,尿素11.71 mmol/L,肌酐265 μmol/L,钙 1.51 mmol/L。胸部数字化X线成像(DR):双肺纹理增粗。心脏彩超:心脏射血分数(EF) 69%,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偏高,肺动脉压增高,左心室增大,左、右心房大小临界高值。CT显示:肝、胆、脾、胰横断位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右肺中叶、双肺下叶炎症。左肺上叶下舌段、下叶少许肺大疱。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多发腰骶椎改变,考虑MM并L4及S1椎体病理性骨折。2017-12-24骨穿: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骨髓瘤细胞占62.20%。流式细胞分析:浆细胞约16.40%,其免疫表型为CD38(++),CD138(+)部分,CD19(-),CD56(+),CD117(-),CD200(-),细胞内免疫球蛋白Lambda轻链限制性表达。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轻链定量:IgA 0.06 g/L,IgG 149.33 g/L,IgM 0.33 g/L,Kappa轻链(κ)0.57 g/L,Lambda轻链(λ) 10.61 g/L。尿游离轻链定量:κ 20.62 mg/L,λ 2 057 mg/L,κ/λ:0.01;荧光原位杂交(FISH):Ig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融合基因(+); IgH基因重排(+);CKS1B(1q21)基因(+);未检测到p53(17p13.1)基因缺失,检测到cep17,p53基因数目异常;乙型肝炎病毒检查:HBsAg(+),HBeAb(+),HBcAb(+)。确诊:(1)MM(IgG-λ型,D-S分期Ⅲb期,ISS分期Ⅲ期);(2)乙型病毒性肝炎。综合分析评估后,无治疗禁忌证,按《中国MM诊治指南(2017版)》推荐,拟予PAD方案(硼替佐米1.30 mg/m2第1、4、8、11天,多柔比星40 mg第1天,地塞米松40 mg第1-4天、第9-12天)治疗。在2017年12月有30日第1次应用硼替佐米后患者出现咳嗽、胸闷、气喘,痰中带血丝,予地塞米松40 mg静脉滴注,患者不适症状未缓解。因出现前述症状,未用多柔比星。2017年12月31日出现咳血性痰,且血痰逐渐增多,以鲜血为主,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停地塞米松,予以吸氧、止血、输血支持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每8小时1次)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等。血气分析显示:pH 7.34,二氧化碳分压(PaCO2)26.40 mm Hg ,氧分压(PaO2) 52.00 mm Hg ,血氧饱和度(SaO2)84.00%;2018年1月2日胸部CT:双肺多发肺泡积血,见图1。痰培养:肺炎克雷伯菌亚种。但对症治疗后效果仍欠佳,急诊转本院。查体:体温36.9 ℃,脉搏105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3/74 mm Hg,浅表淋巴结未明显触及。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等。双肺听诊闻及广泛湿啰音。心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C反应蛋白(CRP)>160 mg/L;血常规:WBC 9.1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8.30×109/L,Hb 69 g/L,PLT 53×109/L;β2微球蛋白(β2-MG)15.47 mg/L。降钙素原(PCT)>100 ng/mL;血气分析:pH 7.417,PaCO227.80 mm Hg,PaO257.70 mm Hg,SaO270.10%;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静脉滴注,并继续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症状较前稍有缓解,未再咳血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复查血气分析:pH 7.437,PaCO224.70 mm Hg,PaO267.20 mm Hg,SaO272.30%,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应用7 d后逐渐减量至停用,连续痰培养未见阳性致病菌。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渗出逐渐吸收(图2)。目前已先后给予RCD方案(来那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两个周期,耐受良好。

图1 该患者2018年1月2日胸部CT

图2 治疗1个月复查胸部CT

2 讨 论

硼替佐米是目前MM一线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为一种可逆性的26S蛋白酶体抑制剂[1-2],可以克服MM的不良预后。硼替佐米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食欲缺乏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和血小板减少等[3]。ALI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其具有潜在的高致命性,往往进展迅速,病死率高。

硼替佐米所致ALI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弥散性肺泡出血两种形式,后者报道例数较少[4]。弥散性肺泡出血主要表现为咯血、贫血、弥散性肺部浸润影及急性呼吸衰竭[5]。本例患者用药后即出现咳嗽、胸闷及咳血痰,影像学证实为广泛肺泡出血,考虑硼替佐米所致ALI。

硼替佐米所致ALI的发生率及严重性,国内外均有少量报道。MIYAKOSHI等[6]报道了13例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后,有4例出现严重的肺损伤,其中2例死亡,发生率为30.7%,病死率为15.4%。2011年MUKAI H等[7]回顾分析了3 556例使用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资料,相关肺损伤的发病率为2.33%。2014年YOSHIZAWA等[8]分析了1 010例病例资料,在复发难治MM人群中,硼替佐米诱导的ALI的发生率约为4.5%,病死率为0.5%。2008年国内报道了2例复发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肺损伤病例[9]。侯建等[3]报道该院106例MM患者中5例(4.7%)出现与硼替佐米相关的严重肺损伤,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均无效,最终死亡。关于硼替佐米致MM患者ALI的发生时间,目前报道不一致。有报道显示ALI多发生于反复应用硼替佐米后,首次应用后亦可发生[10-12]。程军等[13]总结国内外33例硼替佐米致肺损伤病例发现,肺损伤多发生在硼替佐米用药后14 d内,最长为用药后161 d,且发病早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本例患者ALI发生于用药数小时后,较为少见。

是否有基础肺部疾病更易发生ALI,程军等[13]在33例硼替佐米致肺损伤病例中,有25例患者无基础肺部疾病。本文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仅有吸烟史,无明确的肺部基础疾病,用药前无发热及咳嗽、咳痰,因而支持药物所致ALI的诊断。药物所致ALI的处理,需及时停药并给予激素治疗,一般多采用大剂量激素[14]。本例患者予以甲强龙 80 mg治疗后,肺出血及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相对迅速,治疗有效。该病例提示采用偏小剂量激素亦能取得良好疗效,避免大剂量激素可能所致的不良反应,可为日后进一步探讨及研究激素用量提供依据。

多年来硼替佐米致ALI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核因子κB(NF-κB)参与其中[15]。NF-κB在骨髓瘤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耐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硼替佐米停药会激活NF-κB系统,促使多种炎性因子表达增加,从而造成肺损伤[16-17]。但硼替佐米停药到激活炎性因子的时间不能确定,因此无法解释ALI发生时间跨度大的原因。对于硼替佐米致ALI有待更深入的机制研究。

总之,在应用硼替佐米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有无治疗禁忌证,尤其需注意有无肺部基础疾病,严密观察临床症状,如有无发热、胸闷、憋喘及呼吸困难等。及时的病原学检查也很有必要,在无法获得病原学支持下,同时考虑药物相关肺损伤时,应尽早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予呼吸支持,争取迅速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生命。

猜你喜欢
佐米轻链骨髓瘤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硼替佐米对人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侵袭及AMPK/mTOR/4EBP1通路的影响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10例伊沙佐米不良反应分析*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口服蛋白酶体抑制剂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