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 柳萱
摘要:美术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本构成,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提升学生艺术修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影響。美术课堂教学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发挥出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创设视听情境、巧妙设置问题与增强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与探究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和科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也促进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使得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迈入到了崭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全新的人任务和更高的要求,即要转变过去单向传输式的教学倾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化发展。所以,在全新的教育形势和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了,而是要积极地做出转变,从现实学情出发,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变与革新,最终顺利地构建起美术高效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视听情境
情境的还原和创设能有效激发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视听情境则能同时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让小学生全方位的感知和认识美术。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转变过去语言讲解和黑板板书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美术作品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再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并辅以优美的音乐,积极地创设出视听情境法,丰富学生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美术知识、欣赏美术作品,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授《色彩的冷与暖》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统的授课模式很难让学生们认识到色彩冷暖的区别,所以,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笔者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创设了视听情境。首先,笔者通过信息技术先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作品,然后让学生们观察这些作品的色调,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会对学生们进行一些指导,帮助学生们在直观的情境中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这样一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视听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
二、巧妙设置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思维不断活跃的过程,问题作为知识的有效载体便成为了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所在。所以说,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对美术教材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弄清美术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水平来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合理性。在此之后,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分析、探究,推动整个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例如,在教授《哪些是相同的》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触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笔者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巧妙的设计了一些问题,如下:什么是邻近色?黄色的邻近色有哪些?在生活中有哪些邻近色的应用呢?使用邻近色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认真分析与思考,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一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推动了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三、增强实践活动,激发创作灵感
实践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所以,小学美术不能将美术教学局限于教材、理论之中,要积极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和知觉体验,在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及时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进行创作,完善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实践,走向生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意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例如,在教授《鸟语花香》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灵感,笔者为学生们组织了一次课外实践活动。笔者利用上课时间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园附近的公园,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树林中的景色,通过学生们的细心观察,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聆听到了欢快的鸟鸣声。随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创作的时间,让学生们将自己感受的景色用画笔描绘出来。这样一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通过增强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的组织与构建是教师不可忽视且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推动力。所以,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 从根本上改变以学科为本的教学方式,尝试创设视听情境、巧妙设置问题、增强实践活动,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最终实现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史小燕.对美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8(24):51-53.
[2]马婷婷.如何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