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桂珍
内容摘要:美国语言家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不能离开文明礼仪而存在。”语言学习有着丰富的文明礼仪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明礼仪指的是所学语言国家的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有益于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也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明礼仪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当也必须渗透一定的文明礼仪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于复杂,应定位于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和在教学中渗入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礼仪知识,使学生对其有粗略了解。
一、培养学生对英语文明礼仪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了解外国文明礼仪,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开始学英语时,一般都会对这一门语言产生较强烈的好奇心.作为英语教师,就要刻苦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文明礼仪教育因素,随语随文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传输。例如,在英语国家,作为交际习惯,礼貌用语的使用频率明显要比汉语高。教科书中,“Please”“Thanks”等高频度反复出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教学用语Please. Thank you. I’m sorry. You’re welcome. Would/Could you…? Very good! Well done! 等不断出现,既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又给学生以文明礼貌的感染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会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再者,书中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画,刺激视觉,使教学内容更显得有趣,加深了认知,记忆清晰深刻。
由于受母语的约束,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英语国家的某些方式,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例教科书常有“My dear”“Dear × ×”一类的称呼,学生常会觉得不好意思,不肯开口说。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dear”一词在英语国家常用于亲人好友之间,表示亲切友好,关系融洽密切,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对异国文明礼仪的尊重和包容态度。
二、在教学中随语随文向学生灌输文明礼仪知识,培养文明礼仪意识
(1)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导入文明礼仪内容。根据中国学者陈光磊先生的看法,文明礼仪内容多直接与语义相关,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文明礼仪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授和文明礼仪意识的培养。英语教师要注意结合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导入文明礼仪内容,指明其文明礼仪意义和使用中的文明礼仪规约。例如,小學英语第一册第一课中,师生互致问候:Teacher: Good morning, class. Students: Good morning, Miss Smart.. 教师应启发学生就中文对老师的称呼和英文中对老师的称呼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在英语文明礼仪中,学生称呼年轻未婚的女教师为“Miss”,已婚女教师则是“Mrs” 或“Ms”,男性教师一律称之为“Mr”,而不如中文习惯,一概称之为“Teacher”.这些词的产生都与它们本国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文明礼仪相关连。只有对这些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有一定了解,准确理解有助于与之交流沟通,并在交际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意识培养。
(2)结合课文的学习导入文明礼仪内容。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的内容在文明礼仪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文明礼仪知识,解释中外不同的文明礼仪传统。例如下面一课中的内容就对它进行了文明礼仪内容方面的渗透:It is Lily and Lucy’s birthday. All their friends are in their home. There is a big cake on the table.
All: Happy birthday, Lily and Lucy. These are for you. Hope you like them.
Twins: Thank you.
Lily: Which is for me, this one that one?
Li Lei: The red one.
Lily: Good! What’s in the box?
Li Lei: Open it and have a look.
Lily: Great! It’s a boat. I like it very much!
Li Lei: This is for you, Lucy.
Lucy: Oh, a map of China! What a nice present! Thank you very much.
Li Lei: I’m glad you like it.
Lily: Come on. Let’s have the cake.
人情往来,赠送礼品是每一个民族都有的社会活动,但各自送礼的行为和言语各有不同,都有着各自认为得体的交际礼仪。在中国人看来,问送的什么礼物,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是很不得体的行为,是没教养的表现。而在英语国家,受礼者不看礼物就表示不很喜欢对方所送的东西,送礼的人就会认为对方不在乎,甚至看不起自己。中国的送礼者往往会说:“一点小意思”,“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受礼者总谦让一番:“你是在太破费了”、“你太客气了”。英语民族的送礼者通常会说:I hope you like it (希望你喜欢)受礼人多会说一些诸如“What a nice ‥‥ ! I like it very much.”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中外文明礼仪在这方面的差别,了解英语民族的礼仪规范。
(3)结合课堂操练,培养跨文明礼仪交际意识。语言教学中导入文明礼仪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跨文明礼仪交流活动,因此,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其社会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学完以上对话,教师可设置生日派对情景,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按特定情境,使用相应语言进行表演。若学生理解较好,听说水平较高,则可让他们更自主发挥,设计语言,达到进一步加强跨文明礼仪交际意识的目的,锻炼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
在教学中导入文明礼仪的内容应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使学生在日常中可以运用,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不超越学生的理解范围,以免造成学生对英语的畏惧心理。此外,一定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语言的社会文明礼仪功能,切实培养起学生“根据场合说话”的跨文明礼仪交际意识,真正学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