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集体备课实效,关键在于科学督评

2019-09-10 07:22张子平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备课组督查督导

张子平

集体备课的预期目的是“集思广益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因组织实施、检测、考评等管理技术跟不上,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甚至造成教师个人独立备课水平不升反降、学校教育持续发展后继无力等问题。如何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督评机制。

一、科学制定“简明、扼要、易上心”的集体备课结果评价标准和技术评价标准,让集体备课“出发之前先有地图”

1.结果评价标准

集体备课的最终成果,是教(学)案及课件的设计。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教学方式(含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这三大板块是否在集体备课后,实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应该是考量集体备课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制定的集体备课结果标准是: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案设计要做到“三适、双主、有效”。即教学目标适合《课标》、适合教材、适合学情,目标明确、描述具体、可检测;教学方式既有教法,又有学法,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體,能帮助学生成长;教学过程要符合认知规律、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支持目标达成,课件资源要服务于教学,有助于学习,即有效。

如何检测集体备课教学案设计是否达到这一标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推门听课,课后请授课老师简要说学情、说目标,如果授课老师能脱稿说得出、目标适切度高、实际教学吻合度及达成度高,就说明集体备课是真实、有效的。以终为始,是最有效的集体备课评价策略。

2.技术评价标准

集体备课需要解决好“统”与“分”的矛盾。实践中,我们提出集体备课要做到:“对尺”研讨,目标大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需要大体统一);资源共享,个性化操作(教学策略可以根据教师个性因人而异)。

我们注重集体备课的分工与流程的优化:集体备课前人人研读课标、教材,同时分组实施学情预测、名优课例研读;集体备课时,共享研读心得,主备人记录研讨共识;集体备课后,主备人根据研讨共识,撰写并共享“参考教学案”,教师再做个性化修改。

这样集体备课,“尺”相同,能有效保证质量;“策”不同,能有效尊重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用“师本化”的教学策略将目标落实于各自的课堂教学之中。

二、科学优化“简单、易行、可操作”的督导方式,循序渐进夯实集体备课过程,让对标督评“落地显形”

如何有效开展过程督导?

1.四定四研,行政领导蹲点抽查

做好“四定”“四交流”。“四定”就是定时问、定地点、定主备人、定督查领导;“四研”就是研讨目标、研讨重点难点、研讨教学策略、研讨资源手段。“四定”是集体备课过程管理的关键。做到了“四定”,集体备课才能实现有人管理、有序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省管理成本,同时形成集体备课的常规,保证落实。“四研”,是集体备课技术标准的外显载体,是备课组成员的规范动作,也是蹲点领导进行过程督查的主要督查内容。

2.自证过程与点面结合式督查相结合

对于规模学校来说,备课组众多,行政人员一般要管两到三个备课组,由于临时性事务多,难以保证每次集体备课都能到场。因此,如何确保集体备课全面落实,是必须解决的管理难题。过去,学校普遍采取查证《备课组教研记录》的办法,考查备课组是否进行集体备课,但这种考查方式难免有鱼目混珠的漏洞。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群等即时交流工具的出现,让学校得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我校近年来采取利用微信群小视频自证研讨过程与蹲点领导抽查、行政值日和教学教研主管领导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集体备课过程督导的无缝管理。

三、科学拓展深度展示渠道,大力营造浓郁的集体备课工作氛围,让教师集体备课从被动走向主动

推门听课、过程督导虽然能确保如期开展这一底线,但提升集体备课质量需要有深度的公众展示,如此才能营造浓郁的崇尚专业的集体备课氛围。实践中,我们一是通过督查、巡查,推荐集体备课质量优秀的备课组,组织现场观摩或采取网络全程直播的方式推优展示,总结点评其实施经验,全面推广;二是组织裸备课比赛,统一收取手机,仅留教材,随机出题,限时独立裸备,密封答卷姓名,采取“大众评委”与“专业评委”相结合的打分方式,最终以各备课组的人均得分为依据,评出优秀备课组,给予表彰奖励。

(作者单位:湖南省平江县城北学校)

猜你喜欢
备课组督查督导
备课组长的定位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五个步骤找准督导需求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
用好督导意见书 助力督导评估工作
以教育规律指导备课组建设
以“梯度”为切入点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