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彩玉
摘 要:教学质量的好坏既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是否能高效学到知识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尽自己所能,将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尽数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唤醒学生被尘封已久的数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问题情境;实际生活;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識的基础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既要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也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到在学习其他教师教学经验的同时拥有自己的教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作一番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如果教师始终按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定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基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这一节时,首先,我在课件上展示了运动的简易图标,如乒乓球、足球、自行车、排球、篮球等,让学生猜一猜各个图标分别代表什么运用,初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然后,我对学生出示了阳光体育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对学生提问道:“参加体育运动的有几人?这个问题用一步计算能解答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给了学生一定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白了混合运算的含义。之后,我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很快理解了混合运算的规则。最后,我对学生说道:“今天你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让生生之间畅谈了学习这节课知识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带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学到了混合运算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便是使数学知识清澈如许的源泉,恰恰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生活已有了一部分的认知。基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便可以根据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行课堂教学,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实现能够让学生优质、高效学习的目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口算乘法》这一节时,首先,我将一幅超市购物场景图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思考这幅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由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情境引入了新课。然后,我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图进行了分析,学生说出了连加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板书了列竖式的乘法计算过程,让学生思考那种方法更加简便。之后,我设计了一些问题,限制了答题时间,让学生亲身感受了使用乘法计算的方便。最后,我与学生共同探讨了学习这节知识后对生活上有哪些帮助。这样,我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优化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数形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名言,在小学数学教材当中不乏运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的知识。基于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运用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降低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广角——数与形》这一节时,首先,我将连续奇数相加的式子展示在课件上,让学生进行计算,对学生说道:“你们能很快算出他们的和吗?”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通过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拼摆正方形,使学生初步观察感受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之后,我引导学生利用数形对照,说出图的变化规律,探究了数的变化规律背后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快速运用规律计算出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体会到了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最后,我将华罗庚先生关于数形结合的名言展示在了课件上,让学生畅谈了学习这节课知识后的收获。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在以形想数的直观情境下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是每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要认清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树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学理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德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8):69.
[2] 刘绪平.着眼于问题,应用于实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2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