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正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数学的培养目标。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中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此,高中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堂;落实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贯彻在学科的教学中,成为育人的目标。核心素养,是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的方法以及价值观。它不仅仅要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除在学习外,学生在动手操作、创新及人际交往方面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数学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逻辑性、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通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在数学中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传统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由于知识的难以理解,课堂气氛难免枯燥、压抑,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维、创新推理等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标的确定,有目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受高考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弊端明显,高中教师为追求学生的高成绩,在教学中忽略学生个体的发展,过于注重学生在考试中技能的培养,片面的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不仅让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创造性的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显然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进步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核心素养的提出,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把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解决传统教学思想中以成绩为主的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全面促進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时代发展下的创新型、进步型、全面型人才,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中的贯彻落实的不可避免以及是十分重要的。
三、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一)改变传统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根据时代进步对人才提出的要求,传统教学观念已经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授课中首先要做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以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根据核心素养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前树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数学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及在学习中转变思想创新学习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念,其次要根据教材内容及数学知识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首先要改变让学生掌握平行、垂直等关系判定的教学观念,在课程开始前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让学生对立体几何中线与线的关系进行自主的探索,开拓思维来对线与线间关系的求证进行推理。
(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在改变教学观念后,在进行教学时,要丰富教学方法,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丰富教学方法,转变原有传统的单一形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丰富多样形式的教学方式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展示,拓宽学生视野,创造活跃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例如在学习“任意角”课程中,教师对任意角的讲解无需以教师为主,向学生进行举例说明,可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让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呈现的不同任意角的实物,再通过学生间的探讨,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任意角,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
(三)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
在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的高效,往往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个性,教师这种固定的教授方式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个性化、创新性的发展,教师这种固化的教学方式无疑扼杀了个性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对不同个体采取的不同教学方式,同样也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鼓励与培养。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中的贯彻落实,是对现有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弊端提出的重要改革方向。由于现今高中数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学生创新性的压抑与忽视,导致培养的人才应试性太强,无法顺应时代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长伟.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以高中数学为例[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7(9).
[2]崔娟.关于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8(26):69-69.
[3]罗文军.例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以“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为例[J].中学数学,201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