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世晖
摘 要:在新高考背景下数学高考考查内容和考查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新高考的新主要是创新了考试形式和要求,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所有学生使用一套数学试卷。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对数学教学重新定位,突出新高考方案的创新性,调整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案例,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高效性。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高效教学
数学是新高考制度背景下的三门必考科目之一,高考改革后,高中不再划分文理科,所有学生使用一套数学试卷。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考查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变化,数学教学难度要适应所有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新高考要求,结合新形势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重视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新高考题型、难度进行备课,以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教师要深入研读新高考的考查形式、考查内容以及新课标的考核标准,以挖掘教材中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教师要重视备课环节,在备课时将数学思想与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接受水平,精心设计课堂环节以引发学生思考,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过程中来。
比如,在进行“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已有的几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边与对角的关系的探究,并在观察和推导的基础上,从特殊转向一般,以归纳出正弦定理,并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以消化巩固知识内容。在这一节的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正弦余弦定理的本质,并熟悉定理的证明过程,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有方向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創新教学方法
高考改革,数学教材也发生了变化,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框架,更加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教师继续运用传统的重理论的课堂讲授,不利于新教材知识的学习。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琢磨新教材内容,结合新高考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始终利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包含了代数和几何两大板块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新高考形式与内容,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双曲线是高考考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双曲线定义及特征的交流与讨论,更好掌握利用双曲线进行标准方程解题的方法。
合作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生知识与自身想法进行整合,并用于解题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三、活跃课堂氛围
在新高考背景下,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主动性与兴趣无法进行激发,课堂效率低。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管理,以学生为课堂中心,活跃课堂氛围,以使每位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排列与组合”,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内容的探讨,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了解怎样排列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在小组实际讨论过程中,如果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讨论进行监督,掌握小组讨论进度和学生参与情况,以解决小组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忽视数学文化历史及应用探究的教学,不利于挖掘知识中的思想与思维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理解和消化,不利于高考解题应用。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根据高考考查内容和形式进行数学思维本质追根溯源,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是课堂组织者,主要是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和课堂的组织,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架构,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并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探究的平台,将网络优秀资源进行整合并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任务和预习任务,加强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指导作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取题目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各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构建,找到解题思路,并领悟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教师指导学生解题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题目规律和解题方法,通过丰富想象力,将数学与生活进行结合以顺利解题。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以探究多种解题方法的共性,通过知识点的分解掌握解题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应考心态,保持平常心,以在考试时发挥正常水平。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究命题形式与内容,深入研究新教材知识体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加强在学生学习的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以调整学习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考心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最终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玉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7).
[2]李渺,舒翔.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预设与生成:以一节高中数学“反函数”课为例[J].数学通报,2013(11).
[3]顾晓会.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J].学周刊,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