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9-09-10 07:55杨善晴翟有龙
高考·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杨善晴 翟有龙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日益成为高中地理教师关注的重点。其中,综合思维作为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从多维度,全面、系统、动态地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也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的领域之一。本文解析了综合思维内涵、特点及表现维度,以期为落实地理综合思维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基于地理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综合思维素养既是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基础,又是理解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思维工具[1]。如今,培养核心素养的地理教学必须实现由“知识怎么教”向“素养如何培养”转变,然而,如何将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中,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综合思维素养内涵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要素、多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2.综合思维素养特点

2.1全面性

综合思维需要做到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各个要素,不遗漏任何重要信息,从而做到全面思考问题。

2.2整体性

每个要素有其各自的属性,但要素与要素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综合思维需要在全面考虑各个要素之后,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考虑所有要素的整体性。

2.3系统性

地理各要素之间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4动态性

要素是不停发展变化的,它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改变,从而影响地理事物的发展和演化。综合思维需要动静结合,不仅能阐述要素的静态属性,更能把握要素的动态变化。

3.综合思维素养表现维度

3.1要素综合

要素综合就是全面、整体、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要素构成、要素特征以及要素间关系的思维能力[2]。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时,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出发,首先,知道地理事物和现象是由哪些要素构成;其次,能认识地理要素的特征,以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联系,整体性地认识,达到综合思维素养水平一的要求。

3.2时空综合

时空综合就是全面、整体、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静态空间格局和动态时间过程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既能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进行静态描述,又能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并给出简要、合理的解释,达到综合思维素养水平二、三的要求。

3.3地方(区域)综合

地方(区域)综合就是全面、整体、系统、动态地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地方(区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既要关注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又要关注区域外部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知识迁移。在分析现实区域中的自然和人文要素时,首先考虑区域内部的要素综合和区域外部的环境综合,然后结合区域的时空综合,对区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给出整体性、系统性的解释,达到综合思维素养水平四的要求;最后,能够因地制宜为区域或地方发展献计献策,更好地理解人地协调观,形成健全的综合思维素养,达到综合思维素养水平五的要求(见图1)。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其次,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地理教学联系起来;然后引导学生多要素、多角度地思考地理问题,养成全面、系统、动态看待地理问题的思维习惯;最后,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水平,最终形成健全的综合思维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民.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标准研究(连载二)“综合思维”水平划分标准与案例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丁霞.高中地理綜合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必修2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环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之新视角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