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贤
【摘要】现如今,知识是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的基底,而阅读是积累知识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成为了小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每个学生的未来都极为重要。为此,本文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对策,望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提升和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方法指导
正如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学习语文需要大量阅读。通过持续广泛的阅读,学生才会拥有属于个人的文化积累,在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不但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以此打下的基础都会在未来留下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做起,同时在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方式方法,致使学生自愿且快乐地参与进来。
1.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培养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学生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也逐渐体现出来。老师作为学生的指点者,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对于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老师再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深究性地探索,体会文章真正的深刻意义。老师不仅作为一个指引的角色,也要在面对学生不同的见解时要善于倾听,尊重每个学生的理解,面对每一个拥有创意想法的读者,需要努力激发他们多方面思考,善于做出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索线来引导,让学生成为整个课堂最核心的内容[1]。
2.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1集中注意力,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成为了每个老师重点关注内容。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面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来进行阅读需要老师找到真正符合这个年纪的阅读物,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例如《去年的树》,小鸟与树的对话通俗易懂,学生们能比较容易接受,再通过小鸟努力地寻找树的思路,学生对于树的去处也会更加好奇,简单的小故事不仅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教会学生保护自然,热爱地球这些环保意识。所以正确的阅读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出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带来更多认知,在简单的故事中得到感悟可以让学生拥有成就感[2]。
2.2丰富阅读前奏,不直接指导
在进行阅读指导时,不能太过于直接,由老师一个主导,而忽略了故事的铺垫,让学生缺少了自我探索的兴趣。每个老师都需要有精神设计的引导内容,例如故事导入、多媒体影片等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丰富的前奏,以此引领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对于阅读内容的好奇便能够不断提高阅读效率。
2.3用自身的情绪,感染每个学生
所谓“激情带动激情的产生”,每一个老师首先自身融进了情景之中,传递自己的情感,真情实意是每一个单纯的孩子都能感受得的,无论是故事性的人物感受,还是抒情式的散文,只要用心,以老师情感的渲染加深学生的阅读激情,所谓半事功倍。
3.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良好的阅读习慣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更好的感悟,还可以致使他有着长久的阅读热情,使他终身受益。
3.1阅读时带有情感
学生是最容易被感动的,一个老师进行带有丰富内容的教学可以引领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情感地共鸣,来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地理解能力。这种体验不仅带来了文章的真正价值,也让学生畅游在另一种世界,认识不同的社会人物,经历不同的生活体验,感受不同的人生处境,这些都是人生另一种方式的成长。
3.2对精彩内容勤于动笔
人的记忆都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每天都能输入大量的知识,而面对印象深刻的知识或是感悟能够标注记录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动笔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在文章经典内容进行直接标注,在旁进行自我感悟的记录,在重新翻阅时再增加重新的观点,两者的对比可让学生对自我学习地变化有所认知,也可以写一些读后感,读后感不仅是对整篇文章的感受认知,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整个框架的搭构都是一种大局能力的培养。
3.3朗读注重语言表达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与人交流和自我的表达一直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水平反映出这个人的整体素质。其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便可以贯通在阅读内容的朗读中,洞察语言的精髓,把握语言的理趣,良好的语感和丰富的知识积累使一个人的表达能够生色形象且干净明了。
4.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核心进行整个课程的学习,但如今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面对逐渐丰富的文化生活,课堂也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1建立讨论小组
将学生规划成不同的组别,每一组的学生都需要有不同的角色担当,不要把性格和能力相似的同学都分成一个组,这样学生的学习范围有限,也找不出自身的缺陷。不同性格和能力组成的小组成员,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进行阅读时容易产生思想的碰撞,创意的火花也会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创新理解。
4.2阶梯式分解教学
有些文章的内容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在面对学生难以找到突破性感悟时,老师要善于分阶段指导。由易到难地提出关键点,一层一层地剖析文章内容,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和探索,不必立刻找出真正的深刻的含义,时间的付出同样是一种历程的体验。
4.3运用情景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不一定需要中规中矩地看课文学习,缺少了学生对于内容的真实性的探究,教师可以把课文改变成情景剧、辩论赛、自我讲解等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演绎,在实践中进行不同的探索交流。例如《将相和》,蔺相如与赵王、秦王等等人物的对话都可以做成情景剧来进行模拟,真实的体验感的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让学生有了对文章有更加深刻地理解。
4.4回归生活,注重体验感
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无论是再精美的文章,浮于幻想,不切合实际都是对于学生对于探究的好奇性的一种影响,学习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样的,创作也来源于生活,每一篇文章的学习都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联系,寻找生活的美成为小学生关于真实生活的写作的第一手写作素材,凸显阅读能力培养的实用性和真正价值。
5.教授专业的阅读选择和技巧
5.1教授阅读技巧
在这个一日千里的社会,人们的时间就越来越宝贵。面对大量信息的出入,快速阅读成为了一个人必要的技能,一个有着高效阅读能力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能提高效率和质量。其中与学生从小的阅读密不可分,小学生是一个开始认字、基础知识的阶段,教师需要从一开始就开始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中真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吸收这些文化的精粹,为我所用[3]。
5.2寻找适合读物
在如此繁杂的文化社会中,阅读也是需要有选择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着相应的不同的书籍,教师要推荐适合学生的阅读好物,同时也要预防一些不适当读物。这接触到的鉴别就是一种能力,在阅读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类型或者是某一种笔风的作家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并从这些优秀的作品去积累属于自己的文化宝盒。
6.合理设置阅读问题
6.1控制问题难度
小学生还是一个在文化上初步探索的阶段,合理的问题设置可以引导帮助學生在阅读时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学习,但是过于复杂和深刻地问题不一定对学生有帮助。其中,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合理设置这些阅读问题,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勾起他们的好奇心,还能保障这些问题是有意义有效率的。
6.2不拘泥于标准的答案
所谓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阅读是自由的,读者的认解也是自由的,即使是一位小学生,在做为读者的角色时,我们都是一样的身份。所以,老师不仅仅是一个阅读之路上的引导者,也是一个思想上的倾听者和建议者,面对问题尽量地给与回应,对每一个勇于表达自我、善于思考的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更多的潜能。
7.结论
学生作为这个新时代的未来,在越来越海纳百川的社会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的、充满希望的,对面小学的孩子们,我们要努力尽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望此文的一些建议可以激发更多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能为学生的阅读之路提供一些宝贵的指引,能够使得他们一生都能致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在阅读之路上永远充满热情和享受阅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蔡文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15):283-284.
[2]王根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求知导刊, 2016(8):88-88.
[3]周德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纳税, 2017(8):1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