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沉 宫涛
摘 要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该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汽车操作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综合性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整个教学流程兼具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为此,中等职业院校应当与汽车公司建立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深化课程体制变革,推动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校企合作;课程体制变革
近年来,社会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扩张,主打汽车专业课程的中等职业院校数量也随之增多。其中,“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就将分析中等职业院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与教学体制改革策略。
1 简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尽管部分院校也开设了实践课程,但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与此同时,在项目化实训教学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条件有限,往往一周时间内只开设一节实训课,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也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但缺少实践课程,使得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此外,在实训学习过程中,由于平行班数量较多,部分班级的课程安排不合理,极大的影响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指导。为此,各中等职业院校需全面分析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简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教学主体。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较短,师生互动交流受到极大的限制。多数学生在被动接受单向化、强制性理论知识灌输后,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教师为统一学习角度,也无法在重点环节上浪费过多的时间,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由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且部分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整体教学效果较差。
2.2 教学方式落后
一直以来,我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始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与此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化,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教学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3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匮乏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与执行者,但是,绝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责任意识淡薄,专业水平不足,且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对创新教学内容缺乏重视。而长期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也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削弱整体教学效果。
3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3.1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模式,转化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而自己则充当旁观者、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角色,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思维。另外,各中等职业院校还要聘请社会阅历与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学者参与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中。再者,各中等职业院校还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进汽车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以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实践体验效果。
3.2 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化模式
汽车底盘共划分为如下四个模块: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和转向系。传统教材所包含的内容较为繁杂,且知识点陈旧。客观的说,绝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较为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为解决此类问题,经过企业社会调研与院校内部研讨,合理分化底盘内容,并根据合作企业底盘维修任务,设置教学项目,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课程项目化架构如下所述:
以制动系统为例,将整体项目划分为制动系统的构造原理、浮钳盘式制动器的拆装、鼓式制动器的拆装、制动液的更换。在总体结构部件认知后,开展项目教学。各个项目都穿插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撑。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即实物认知结合理论教学、两段式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实物认知,巩固理论基础,将理论渗透到结构认知与部件认知中,加强整体理论学习效果。实操是在掌握工作步骤与注意事项后,分组练习,且在练习过程中,讲解基础知识,渗透操作技巧,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整体教学质量。
3.3 加大教师培养与实训室建设投入力度
教师是教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不足,即便推行教学体制改革,也不会达到预期目标。为此,各中等职业院校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顺应教学体制改革趋势。
其一,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深入生产车间参观学习的机会,提升其实践技能水平;其二,聘请生产经验丰富的员工参与实践技能指导;其三,聘请高职汽修专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理论讲座与实践指导活动;其四,不定期开展校内培训活动,组织培训考核,客观评价培训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改革方法,一方面,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完善教学技能水平。但如果单纯优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实训条件有限,那么一切变革也只是纸上谈兵。为此,各中等职业院校应加大实践培训力度,依托校企合作模式,购置实训车、底盘构造设备与检测维修设备等,改善实训条件。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纵观国内中等职业院校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现状,其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极大的影响了整体教学工作质量。为此,各中等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教学工作水平,以期培养高素质的汽修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蔡伟聪.汽车维修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13(18):55.
[2] 姜金堂,刘棣中.项目化教学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