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毅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潜能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是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自然需要自主,提倡以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开放型、自主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实现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境激趣,引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认知需求则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是促进个体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主、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生动、具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励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动物聚会”时,我一边讲故事一边用课件动态演示:动物园举行动物聚会的盛况,小动物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瞧!小鸟飞来了,落在枝头上欢快地唱着歌;小松鼠、小白兔和小猴子都来了,它们还带来了许多好吃的食品。同学们,你们愿意参加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愿意”!)但是,这次聚会是聪明者的聚会,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参加,在这次聚会的场面中有很多数学问题,谁能找出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参加。你们想试试吗?(想!)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这样给学生呈现学习材料,不仅可以达到水到渠成这一目的,而且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体验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例如:在教学“分物游戏”这一内容时,笔者采用了下列4个步骤进行教学:(1)用课件出示分萝卜的情境图:大熊叔叔准备了12根萝卜,分给3只小白兔,要使每只小白兔分到的萝卜同样多,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才好呢?请大家用小棒代替萝卜,帮助小白兔分一分吧!(2)让每个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分一分,并且要把分的过程用符号记录下来。(3)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分法。(4)让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汇报:5位学生代表分别按照1根1根地分、2根2根地分……
(5)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分物品时,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不管怎样分,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亲自动手分一分,在探究操作中感受到分法的多样性。这样,在已有的经验上再次体验提升,学生不但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而且还懂得了分法的多样性。这一课堂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简单的数学探究过程,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且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灵活应用,开发潜能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特别提倡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又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完“平均分”以后,笔者首先问学生:在我们学校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了不少有关“平均分”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做广播操的同学有2排,每排12人,一共有多少人?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做操的总人数。结果,同学们马上想出了下列3种方法:(1)用数一数的方法可以得出学生总数;(2)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出学生总数;(3)如果把做操人数平均分成4组,每组6人,再利用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出学生总数:列式是:4×6=24(人)。接着,笔者又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还可以排成怎样的队形?”他们通过思考又想出了下面的解题策略:(1)排成3排,每排8人;(2)排成4排,每排6人;(3)排成8排,每排3人;(4)排成6排,每排4人。只要学生按照“平均分”的方式进行排列的,都是正確的,教师都应该对学生给予表扬。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实践,感受价值
现代教育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关注现实生活,尽量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买文具--认识人民币”时,笔者设计了下面这道题:笑笑想买一支1元钱的钢笔,可以怎样付钱?首先,老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付钱方法多。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付钱方法。然后,请各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汇报,他们想到的方法有:1个1元;2个5角; 5个2角; 10个1角等13种。这时,老师说:“聪明的你们想出了这么多付钱的好办法,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拿的结果都是多少呀?”学生异口同声地说:“10角”。老师马上追问:“笑笑想买钢笔是多少钱?”(1元)“那么,1元和10角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立即明白了“元”与“角”的进率关系:1元=10角。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注重创设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2]方远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