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学玲 张伦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一向被教师冷处理的“词语”教学,有时恰恰就是“阅读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词语教学的低效现象,并在阅读教学中强化词语意识,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词语的精妙,体会词语的情感,让词语在言语生命中鲜活起来。
关键词:词语教学;体验感悟;品读体会;运用提升]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词语教学,是一大软肋,主要表现为枯燥乏味模式化,蜻蜓点水肤浅化,照搬解释程式化,忽略运用功利化。上述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不能正确把握词语教学的内涵和规律——汉字是表意文字,音形义结合,在语境中识字学词。二是不能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其实,词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从小学语文三个学段对词语学习的目标要求也可以看出,词语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过程,词语教学,不应只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一、动作表演,在体验中感悟词语的精妙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利用小学生好动、乐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场景,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吸引学生去学习,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就充分发挥了“表演”的功效。
教学片断:
师:看黑板,跟我把“逃窜”写一写。
师:“逃窜”是什么意思?愿意表演这个词的到台上来。
(5-4-3-2-1,在倒计时中,学生蜂拥跑上讲台。)
师:我们表演“逃”没问题,关键是演好“窜”!“窜”时的样子,“窜”到哪里去,这一点很重要。为了表演能一次成功,我们再读一读课文,认真地看一看,静静地想一想,争取表演一次成功!我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读巨人发脾气的话,台上的小演员们表演“逃窜”。
师生齐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随着“滚出去”的话音落地,台上参加表演的学生有的朝前跑,有的朝后跑,有的向左跑,有的向右跑,有的抱着头跑,有的弯着腰跑,有的迅速逃到幕后,有的索性钻到桌子底下……)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逃窜”大概包括哪些意思。
生:像箭一样逃跑。
师:强调速度快。
生:逃散。
师:怎样逃散?你们表演了,有体会的呀?
生:“逃窜”抱着头跑,向不同的方向跑。
孙老师在教学“逃窜”一词时,并没有用查字典等一些惯用的方法,而是引导学生在演一演中获得亲身体验,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在操作表演中,学生已深刻地体会到了“逃窜”的真谛,感悟到词语的精妙。
二、创设情境,在品读中体会词语的情感
课堂中,孩子们如果有了对文字的触摸,情感就会被自然地引发。而在词语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在学生认读后,对这些词语进行解释,学生不懂词语意思的就请“小老师”来帮忙,如碰到全班学生都不理解的,教师就向全班同学解释。这种单纯为词语解释的做法,使词语脱离了一定的语境,出现了就词解词的现象,不但调动不起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而且实效性很差,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
其实,每个词语都是富有情感的,它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在学生体验、亲历的过程去触摸词语,让词语变得生动起来,从而赋予情感的色彩。
三、激活表达,在运用中提升词语的功效
词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表达”。简而言之,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于“学以致用”。从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这样,学生大脑中的“消极词汇”能很快地转化为“积极词汇”,这样对于内化课文的语言,对于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
特级教师王虹曾执教过《花钟》一课,其中的词语教学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因此,在教学中也“全盘照搬”了此设计,学生学得是如此地兴致勃勃——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这段话中用得好的词语。
(学生回顾读: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欣然怒放、含笑一现、绽开、苏醒、左右、大致)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花钟,可是花钟上还有几个时刻,没有花来表示,老师特地找来了两种花。(学生看图片:蒲公英花早上六点左右;茉莉花傍晚五点)
师:请你选一种花,也来写一写,什么时间,什么花是怎么开的?要是你能用上词语盘点里的词语就更了不起。如果你想用自己的话来说,那也很好。赶快下笔吧!(写好后交流)
生1:上午六点左右,蒲公英花欣然怒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师:我特别喜欢她,他还用上了自己的话,后面加了一句“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这蒲公英花,就像你一样漂亮。
生2:洁白淡雅的茉莉花在傍晚五点绽开了笑脸。
师:她也用上了自己的词语,是哪一个?
生3:洁白淡雅。
师:瞧,同学们在不知不觉就会用了这么多的词语,把他变成自己的语言,我们平时学习词语就可以这样通过用一用的方法记得更牢。
在教学中,老师通过盘点词语的方法让学生积累词语,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用其中的几个词语来说一句话,文章中的词语经过学生的大脑,进行了重新的组合,这时,学生在特定的话语情境里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实现了词语教学从积累走向运用的过程,让词语在品读感悟中厚实起来。这样的词语,才是有功效的词语。
词语是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支点,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感悟词语的精妙,体会词语的情感,提升词语的功效。在词语教学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一个词语就是一个风光旖旎的世界,一个词语就可以扣动孩子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