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东
【摘要】 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体,其学生品质和情操必然是相对较高的;而由学生品德素养高的学生构成的班级体,也必然是秩序井然的。由此可见,班级管理和品德优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品德的塑造措施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塑造优良品德的措施,为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生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品德塑造 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8-182-01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生群体的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上建立约束准则。班级规章制度是班级活动和学生行为的基础保障,只有在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后,有教师和班委监督,才能让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有所忌惮,才能保障全体学生开展高效的学习活动。例如,在班级纪律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违规现象,包括课堂违反纪律,课上说话、打闹、未按时提交作业、迟到、早退等行为建立相应的扣分或者是惩处标准。在班级卫生的维持上,教师可以针对每日之声,未能及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在轮值期间出现不按时打扫卫生破坏卫生工具等现象进行惩处。在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适度的惩罚,还需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强化鼓励,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在这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养成制度建立后,学生更有责任意识和丹东仪式,认识到群体生活中。你的不良行为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要遵守一定的活动和行为规范,才能让整个集体更加和谐,才能让自己更受其他同学的欢迎。
二、构建和谐班级文化,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破窗效应表明,当一个群体中的环境较为消极时,人们便开始。将其看作是垃圾场,向其中乱扔垃圾;而当一个环境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是那么人们在潜意识中将会主动承担起维护该区域内良好环境的责任,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环境的美好与和谐。应用破窗效应质疑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要以环境的营造为契机,让优美和谐、充满温暖、礼仪与友爱,让学生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宽容、体谅与理解。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墙壁文化的创建,以友爱或者以理解为主题引导学生,让其制作手抄报、墙壁画和黑板报。在学生参与过程中,学生查阅资料的同时,也就将这种美好的情操和品质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帮学生将美观的手抄报等主观作品呈现在教室中,展现在墙壁画中时,也就为他人营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文化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也就主动向核心价值观念靠拢,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约束的标准和标杆。再比如教师也可以发挥墙壁的作用,在前黑板上方悬挂:厚德载物、厚积薄发等励志性条幅,让学生在这种激励性的语言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坚韧果敢。
三、渗透爱与关注,助力健康成长
小学生对情感的感知力是敏锐的,教师的关怀让绝大多数学生如获至宝,渗透教师关爱的管理方式更能够对学生品德优化、良好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教学可以通过渗透爱与关注的方式,以助力教师的健康成长。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小君同学是班级中一名性格内向,不太与周围同学交往,成绩落后且被其他同学看作比较孤僻、不合群的学生。其实,这名学生的家庭是个重组家庭,自己归父亲抚养。在家庭生活中,小君同学处处小心翼翼,唯恐受到伤害。而在学校期间,小君同学时期待友谊的,但是惧怕在与同学们的交往过程中,再被其他同学伤害,索性也就封闭了自己,让自己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肯走出。基于这一现状,我深知这名同学在心理上、在情感上的需求,她渴望外界的关注和温暖,期待外界伸出温暖的手去接纳她的不足。于是,在某一节课的课件,我看到这名学生的嘴唇干裂,于是将自己刚买的唇膏赠与她,并体贴地对她说:冬季天气干燥,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在嘴巴上图上润唇膏,防止嘴巴再次干裂。似乎这一举动让小君惊诧不已,虽未言语,其眼中却闪烁着泪花。此后,我多次与之交谈,不说学习、不聊成绩,只是与之交流关于生活、关于作息、关于生活中的一些感受等。某一天上课时,我的喉咙干涩,声音沙哑,这名学生在放学后从家中带来了一些含片,并在纸条上留言:老师,请注意身体健康!歪扭的字跡,却足以让人动容,我明显感受到这名学生的心结被打开,开始拥抱阳光、拥抱生活。此后的学习和活动中,这名学生开始变得开朗,并且在其周围也为其精心选择了一些心地善良、性格温润的学生,以便于营造更好的交往环境。此后,这名学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终于从自己封闭的生活中走了出来,终于敢于接纳、敢于拥抱温暖。由以上案例可见,关注与呵护,是改变学生言行和习惯的重要力量,能够有效转化为学生的坚定力量,能够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总结
学生品德的塑造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并非在旦夕间即可完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中,只有将积极的道德认知传递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下,更加开朗、乐观、积极。
[ 参 考 文 献 ]
[1]王会丽.从“心”开始抓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0):62-64.
[2]田冬梅.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品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8,5(29):383-384.
[3]任莉.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