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悦
摘要:小学音乐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学生艺术修养提升,对于综合素质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音乐教学要有效利用这个特点,将动作体验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身体律动中去感受音乐,这样既能激发音乐学习兴趣,还能亲身去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对音乐的认知会更加全面和深刻,感悟音乐所要传达情感,小学音乐教学也就能起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通过个人小学音乐教学经验,对动作体验在音乐课堂中运用策略进行探讨,仅供小学音乐教师参考。
关键词:动作体验;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运用
引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着一个奇怪现象,学生喜欢唱歌,但是却对音乐教学缺乏兴趣,这主要是因为音乐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学生不能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趣味和快乐,音乐学习自觉性不够,对于音乐作品也就不能深入理解,审美情趣无法提升,欠缺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灵感,导致小学音乐教学不能顺利完成目标。动作体验是唤醒学生音乐学习动机,提高对音乐直觉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动作体验使得小学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在音乐教学中身心会更加舒畅,感受音乐的美好,逐渐喜欢上音乐教学。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动作体验积极作用
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低,在学习的课程中一些比较抽象的音乐元素,比如节奏和旋律,很难通过语言让学生深入去了解,学生对这些音乐要素没有掌握,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通过融入动作体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身体律动,让他们感知音乐,体会音乐的律动、音乐等,这样就能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对音乐要素的认识和理解会更加深入,同时还能感受音乐作品所传递情感,对于音乐认识会上升一个层次,陶冶情操。动作体验在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学生投入音乐教学主动意识会增强,在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动作和音乐的结合,让复杂的音乐要素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音乐学习会充满趣味性,学生愿意主动去动作体验,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音乐,音乐灵感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具备创造能力,这种能力不但会音乐教学会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影响到各个学科学习,是一种个人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小学音乐教学是单纯的聆听和演唱为主,都是通过声音来传递音乐,动作体验则是要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配合上肢体動作,帮助学生更好感知音乐,体验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
二、动作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动作要简单化
小学生的肢体运动能力有限,音乐教学中运用的动作如果过于复杂,会超出学生的律动范围,他们不能顺利完成动作,自然也就不能感知音乐要素,同时对动作体验的兴趣会下降。所以,小学音乐课堂在开展动作体验教学时,要结合音乐作品以及学生肢体运动能力,尽量设计一些既能表现节奏和韵律动作,又要保证动作简单,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快,并且可独立完成的动作。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乌鸦与狐狸》这首作品时,教师就要让学生创编和表演,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变化融入到动作中去,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节奏和韵律变化,通过动作也能亲身体会到狐狸与乌鸦得失,获得积极音乐体验,对音乐认识会更深,在做动作的时候仿佛置身于音乐所呈现故事中去,音乐中的感情把握会更加准确。
2、立足于音乐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动作体验必须要遵守原则,那就是不能脱离音乐,也就是说动作要立足于音乐,无论动作有多么完美,一旦与音乐教学失去了关联性,那也就没有任何存在意义和价值。相较于聆听音乐和演唱歌曲,音乐要素对学生来说更难,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用苍白的语言去讲解,学生通过耳朵去听,很难正确的掌握音乐节奏、旋律、高低等。动作体验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例如在让学生学习音高知识的过程中,就可让学生蹲下和起立,通过动作去感受音高和音低。又比如在节奏训练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有节奏去拍手,或者做拍手游戏,在拍手中去感受节奏变化。
3、培养创造力
小学音乐教学不能局限在音乐知识传授,或者演唱能力提升,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小学音乐教学最为关键的目标。小学处于音乐教学初级阶段,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学生具有创造力,音乐天赋和潜能才会被充分释放,音乐素养自然也会有所发展。小学音乐教学要具有开放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动作体验中去感受音乐,获取美感。动作体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动作,为音乐作品编排一套完整动作,将对音乐的感受融入到动作中去。学生在设计动作的时候,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尽量不要去干涉学生,让他们发挥自己想象力,设计出更多形象的动作。在学生设计完动作之后,教师要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动作,是从哪里得到灵感。例如鉴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音乐作品时,就可以让学生设计动作,有些学生会身体让随旋律摆动,呈现微波荡漾的场景,有些学生握着笔模仿划桨时动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堂开展动作体验教学,学生通过肢体上的律动,对音乐中各种元素的感知能力会变强,将动作体验转化为对音乐的认知,这样就能感同身受,理解音乐作品所要抒发感情,学生歌唱能力和鉴赏能力都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景. 浅谈动作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北方音乐, 2018, 38(24):220+241.
[2]何洁莹, 邓梁. 浅谈“律”与“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基于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J]. 北方音乐, 2018, 38(13).
[3]陈瑞雪. 舞动灵性课堂——肢体语言辅助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和策略[J]. 中国音乐教育, 2017(11):29-32.
[4]周晓娟. 让学生成为音乐课中“快乐跳动的音符”——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教师, 2019(4):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