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课程的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同样如此,特别是在中考导向下,体育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分析阐述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教学理念优化、学生体育基础巩固及体育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以期能改善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中考体育的成绩。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有效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初中体育学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心理健康成长、学习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参与作用不言而喻[1]。而体育中考在这些方面无疑起到了方向引导的价值,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对于农村初中来说,运用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是相当薄弱的。如何适应中考体育改革的进程,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突破口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初中生体育中考成绩,凸显体育中考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考视野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挑战
(一)课堂不脱离于考试项目训练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能够了解到:体育中考对于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把握、体育基本能力的训练是有一定帮助的,而这种帮助的局限性在于:课堂不脱离于考试项目训练,当学生完成全部体育课程以后,身体素质依然得不到全面与个性的发展。例如排球教学,绝大多数学生仅能了解垫排球的基本方法,却不能熟悉与巩固传球技巧、有关竞赛规则等。我们认为:将体育教学围绕在中考项目周围,这一理论及其实践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教师并不能将体育中考目标等同于体育教学目标。
(二)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相始终
有调查结果证明:当体育中考完成以后,只有不足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三年来的体育课程使自己得到了终身体育观的培养,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由活动与其他学科挤占了体育课的时间[2]。体育中考的引导,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却只能达到体育训练与体育教学相始终的效果,无法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初中体育尤其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所普遍存在的模式化与程序化问题,无法对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按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给予重点关注,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参与意识、身体素质水平、体育技术能力、体育参与个性等[3]。这些方面综合的培养,需要更为合理的教学策略支持,信息技术的融入恰可以弥补传统方法之不足,对体育中考提供有效辅助作用。
(一)兴趣提升价值
农村初中体育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更具参与意识,即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大量体育图片、影响,与体育相关的激昂音乐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让学生产生主动投入的切入点与持久动力。
(二)能力发展价值
在遇到一些难度较大又不是中考所必需的技术型动作时,学生可以基于教师的讲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完成体育技巧的学习,常规的做法是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如何操作的标准视频,让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三)技术突破价值
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使农村初中生更为方便和直观地了解中考所需要的体育动作技巧,并且将这些技巧灵活应用于平时训练过程之中,教师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形式,分别解析动作要点,将难点动作技巧及时回放,将因而极大地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双重保障
首先,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形成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使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被熟练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之上,有效改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与个性发展,得到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的双重保障。举例来讲,若某初中体育教师善于篮球与田径类知识技能的教学,却弱于体操方面,在肩负体操教学任务时,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的优质高效发展,使学生有机会结合自身基础与优势,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練习。总的说来,使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得到双重发展,让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带动初中体育课堂既能在中考引导之下,又不失灵活性,使学生终身体育发展成为可能。
(二)充实学生体育理论知识
若想让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得到真正提升,专业理论知识的引导必不可少,虽然绝大多数同学乃至个别教师均认为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以进行实践操作为主,然而如果缺少了必要的专业体育理论知识,那么体育学习的效果将如同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而无法稳固,对于学生中考与未来发展都是不利的。据此,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融合信息技术和体育教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感召学生接受教材内容,以体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另外,教师还可以基于教学内容,与学生一道收集整合更丰富的网络体育知识,用以拓展传统体育教材中没能全面展现的内容,保证体育课堂的生动有趣。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能够使体育教师将有价值的体育理论信息,以最为快捷和方便的形式传递到学生那里,而学生也可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各类专业知识,主动选择适于自己的、有价值的内容去深入学习。举例来讲,当涉及到中考中会涉及的球类项目,如篮球运球绕杆、足球运球绕杆和排球连续垫球等内容时,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即需要基于体育教材为基本,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提升学生在体育理论方面的学习意识,整个指导过程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使学生得以了解这些运动项目对于自我身心发展的作用,以及具体的操作技巧,让学生在后续实际训练中能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稳定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面对每一项动作要求。
(三)消除体育教学重点难点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之下,其他辅助手段匮乏,学生在教师的直接引领之下,并不容易习得各种技能[4]。反复训练只会让学生产生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厌倦感,且这种厌倦感还会因中考的压力而增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无法对其中的难点与重点动作形成深入领会,从而严重影响到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水平。此时,如果考虑把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便可以让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得到突显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对此提升参与兴趣,营造氛围感更强的情境,切实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之不足,给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宝贵机会。举例而言,当接触到体操教学内容时,有些体育教师因为时间和精力的不足,缺少对体操技巧与技能展示的过程,此时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教学演示环节,尤其是补充重点与难点的细节讲解,使学生得以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体操技能和技巧,为了让重难点讲解更加形象化,教师还可以给大家播放世界优秀体操选手的视频集锦,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重难点内容的学习激情。
(四)达到体育资源共享效果
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还应当包括达到体育资源共享效果的部分[5]。在现代教学思维之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相对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同样可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巨大价值,成为学生接触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农村初中体育课程来讲更是如此,通过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完善,可以使教师有更多机会从资源共享的方式中,得到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体育训练有机结合的情境下,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加深对于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的领会程度。另外,基于达到体育资源共享效果的理想,教师还可以逐步参考中考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作形成差异化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借助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发展对于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若是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以中考内容为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形成自主体育项目课件,以供彼此交流学习,提高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四、总结与建议
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初中体育学科的支持,体育中考任务的存在,一方面使初中体育学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另一方面却也难免使之产生急功近利的问题,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方法,可以有效起到缓解该问题的作用,从教师教学理念优化、学生体育基础巩固及体育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改善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初中体育尤其是农村初中体育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鸿瑜.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5):26-27.
[2]丁驰中.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5):14-15.
[3]张林,李裕升.关于中考学生体育考试应试策略的探讨[J].田径,2019(3):51-52.
[4]蒋雄飞,王德刚.初中体育升学备考的提升策略[J].体育师友,2019(2):27-28.
[5]陆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