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霜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初中体育学界核心素养概述
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品德为目标。体育核心素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推动社会文明建设。长期以来,初中体育教学都以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价值观教育根本不受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改变体育教学重技能、轻素养的局面,健全学生的人格,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道德水平、人格品格共同发展,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在新课改推动下,核心素养教学也成为体育教学努力的新方向。
二、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途径
(一)提高教师素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体育教学发展所依靠的主要力量,初中体育教学包括体育核心素养教育,都离不开教师的关注、支持和付出。教师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的必然关联。教师知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就越好。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首先要加强体育师资建设。这就要求学校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核心素养培训、在职学习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奖惩手段和考核评价发掘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中学体育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专业书籍,开展自主学习,参加教学培训,并虚心向同行求教,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规律和技巧。然后,在体育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将自己掌握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应用其中,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在初中体育篮球运球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前让学生提前进行新课预习,或者让学生搜集与新课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进行分层教学,并将小型比赛、游戏等有趣的教学手法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爱上体育。
(二)给予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摈弃传统的只关注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的观念,给予思想道德教育以重视。然后,深入发掘体育中的德育资源、和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如在初中体育武术“健身拳”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长、体育委员带领下提前布置场地和器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整合队列时,教师要向学生问好,并给学生严明体育课堂教学纪律,对大家进行纪律和规则教育,要求大家遵守课堂纪律,服从安排。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以武术为例,详细讲解武术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如武术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但是早期的武术是战争的杀器。后来,随着社会发展,武术的强身健体作用逐渐凸显。如今,武术已经成为中国的符号,也是人们交流和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武术能磨练人的意志,纵观那些武术大师和武术高手,无一不是刻苦锻炼后才养成了一身本领。我们学习武术不是为了逞强斗狠,而是为了防身健体,修身养性。这样,巧妙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到武术教学中去,可以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三)多管齐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身体是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证,身体不好,人的价值和效能就大打折扣。对于中学生来说,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正常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到的知识也毫无用处。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摈弃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同时相应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参加体育锻炼习惯,争取让学生既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还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呢?笔者认为,首先,重视体育理论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价值,端正学生的态度和观念。其次,创新体育教学手法,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手法。再次,将课堂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教师可以将喜爱乒乓球和羽毛球的学习组织起来,成立乒乓球、羽毛球兴趣小组,开展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以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给予核心素养教学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核心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69+71.
[2]申欣鑫.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教书育人,2018 (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