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江
【摘要】“农诗”是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海洋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农人生活、农耕活动、农事民俗为创作源泉,反映了先民最本真、自然的生产生活场景,呈现出独特的朴实风格和浓郁的自然风情。开发与应用“农诗”文化课程,可以濡染浸润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勤劳淳朴的精神,汲取慰藉人生的文化滋养,在将来遇到人生挫折时,找到走向远方的信心与动力。
【关键词】互联网+ 项目学习 “农诗”文化课程 开发与应用
“农诗”以农人生活、农耕活动、农事民俗为创作源泉,内容涉及农事、农俗、农谚、民风、民谣等诸多领域,反映了先民最本真、自然的生产生活场景,呈现出独特的朴实风格和浓郁的自然风情。农诗文化所蕴含的田园诗意、和谐理想等思想,以及超越时空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资源,对我们当下传统文化教育极具启迪与借鉴意义。
一、“农诗”文化课程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1.传承农耕文明文化的延灼
中国的文化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农耕文明”发展史。自《诗经》开始,“农诗”以简练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祖先生产生活的动人画面,跨越时空的隧道,把一幅幅鲜活的场景和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农诗”合辙押韵,读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和背诵。学习“农诗”,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濡染浸润学生的心灵,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2.培养勤劳淳朴品行的延仰
“尚农”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古人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农诗”里不仅详尽描述了农民的劳动场景、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农业生产知识,还有许多祈祷风调雨顺、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的场面描写。现在的学生即便是很多农家子弟,也对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引导学生学习农诗,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农業知识,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农民劳动成果的勤劳淳朴的精神。
3.涵育学科人文素养的延伸
学习、诵读“农诗”,帮助学生理解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农诗”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经常吟诵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写作更加“信、达、雅”,从而全面提升其人文素养,让其受益终生。
二、“农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构
一首首或质朴或惆怅的“咏农诗”就像散落在浩瀚银河中的星辰,要把这些诗篇从图书馆的藏书中拣取出来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的快速整理、选取信息的功能,再加上大数据的高速运算功能,让人们既省时又省力。互联网+项目学习,帮助了我校课题组成员们从《诗经》《楚辞》《汉乐府》,直至唐诗、宋词、元曲、清诗,甚至各个朝代的民歌民谣中把“农诗”“拎”出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学段目标与实施规划进行编排,适合小学各学段学生阅读的《农诗校本课程》就这样编制出来了。
1.农诗课程的开发遵循“主题化、系列化”原则
“农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先秦时期开始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要从浩瀚诗海中撷取成册让学生诵读,就要以时间为经线、内容为纬线,遵循“主题化、系列化”的原则来编撰。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农诗课程的内容按照从简单到复杂,随年级升高逐渐加深的原则编排。
例如,先秦时期的农诗以《诗经》为中心,可以细分为“农事篇”“祭祀篇”“民风篇”等几个主题,然后再把《诗经》《楚辞》中符合各个主题的农诗撷取出来,按时间先后和不同地域进行归类;又如,秦汉时期的农诗以《汉乐府》为中心,再以“社会篇”“农村篇”“民谣篇”为主题把这一历史时期的农诗编撰成三大系列……这样,把每个历史时期的农诗按内容划分成几个主题,也就形成了相应的几个农诗系列,以便于编辑成册和课程教学。
2.农诗课程的开发遵循“情境化、嵌入式”原则
农诗的语言简洁精练、意境深远,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单从诗句表层较难理解和把握,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辅助古诗教学,创设与古诗思想内容相符的情境氛围,就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画面理解诗意,从而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让学生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农诗文化课程篇目众多,单纯利用每周安排的“校本”课很难让学生学完。因此,我校建议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语文课程进度和教学内容,把农诗课程的内容灵活地“嵌入”到自己的语文课堂的“新课导入、课中迁移和课后延伸”几个教学阶段,让农诗的教学和课文的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样做,既丰富了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又完成了“农诗”课程的教学,更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可谓一举多得。
三、“互联网+项目学习”助推农诗文化课程的实施
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两千多年的农诗历史,如何于浩繁的涉农诗篇中集萃农诗之精华,适应当下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之需,提升学生的阅读力?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探求以“互联网+项目驱动”学习方式助推“农诗”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1.“互联网+项目学习”的整体助推
农诗是古诗词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却极少,加之认知、资源、价值等方面原因,以“农诗”为主题的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尚属空白。
教材中农诗篇幅很少,教师对农诗内容、价值又知之甚少,给以“农诗”为主题的文化课程的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互联网+”使师生获取农诗内容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通过互联网络,我们可以探索更丰富、更系统的农诗教学资源,并对资源进行系列、序列、主题课程的建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搜索、理解、背景深入、主题探究等,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锻炼了筛选信息的能力。
“农诗”项目学习的本质是在对主体文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学习成就,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性的教育实践状态,克服了农诗内容不足、背景知识缺乏、学生理解有难度等问题,并且融合了当下教育的热点——互联网+核心素养。学生在参与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既有方法的拓展,也有实践的锻炼,为提升阅读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采用“区域化、菜单式”建立农诗学习平台
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学校开辟了“农诗”学习平台,由学校的网络管理员和“农诗”课程负责人共同管理。农诗学习平台的建设主要采用“区域化”和“菜单式”。网站主页设置了“通知公告”“农诗之窗”“新闻快讯”“教师专栏”“学生天地”“荣誉墙”“校园风貌”等区域,每个区域的主题下都有二级以上的下拉菜单。平台内容涵盖了“农诗”的背景资料、相关拓展知识、古诗词翻译、诗配画等,还有与“农诗”相关的教学建议、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更有经典“农诗”的配乐朗诵、歌曲、微视频、教学实录等,方便师生选择、查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及时了解农诗文化课程项目推进的各类信息,师生线上交流与互动。
3.利用学习平台与社交软件,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融合与互补
对于“农诗”课程的学习与各项活动,学校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农诗”学习平台和媒体社交软件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学习,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融合与互补。
(1)教师的线上研讨与线下观摩相结合
首先,语文教研组在学习平台进行“农诗”阅读指导课的线上“磨课”。在“磨课”过程中,针对同一个教学主题,每位教师都要撰写一份教学案例上传到平台,听取大家的建议与修改意见,进行一次次的改正和补充,以使自己的教学方案最优化。然后,在学校教导处组织安排下,观摩“农诗”阅读指导公开课的现场教学,并进行交流与探讨,教研活动结束后,每位听课教师再把自己撰写的听课体会上传到学习平台,进行线上互动与探讨。
(2)引导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
虽然学校制作了《农诗校本课程》,且每生一本,学生可以随时学习、诵读,但是,如果“农诗”学习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势必会影响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进度。因此,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统一学习时间,让一个班级、一个年级甚至全校学生同时接受网上“农诗”阅读指导,进行“农诗”赏读,等等,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诗意之后,再在线下进行自主诵读。
语文教师也可以布置关于“农诗”自主学习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家登录“农诗”学习平台,选择、查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
(3)利用学习平台实现“农诗”资源共享
学校的网络管理员和“农诗”课程负责人,通过“农诗”学习平台登载各位教师撰写的有关《农诗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课件以及录制的微视频、录像课;上传“农诗”课题研究的进展与阶段成果;发布围绕“农诗”课程开展的评比活动和结果;开辟交流研讨专栏让师生畅所欲言……总之,要充分利用“农诗”学习平台的跨时空优势,为师生的学习和交流提供最佳服务,实现“农诗”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共享。
(4)利用社交软件建立“农诗”项目公众号和交流群
互联网的普及衍生出很多社交软件,比如微信、QQ等,使人们的交流和互动更便利和快捷。我校自“农诗”文化课程开展伊始,就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以便及时向广大师生发布“农诗”文化项目的讯息与进展;我校“农诗”文化课程项目组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各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分别建立了微信群,以方便大家及时传递信息和沟通交流。这样,各班的“农诗”学习进展情况、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与需求都能迅速传递到“农诗”文化课程项目组,他们可以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布置,以及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在课余时间,师生可以随时登录“农诗”学习平台或者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查找自己需要的“农诗”信息;通过微信和QQ进行互动交流,师生共同发掘文字以外的“农诗”内涵。这样的“农诗”学习,充分发挥和利用了网络的资源优势和便捷功能,提高了师生的信息技術运用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视野,可谓一举多得。
四、项目驱动“农诗”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优秀的古代“农诗”,如《锄禾》《悯农》《所见》《夏日田园杂兴》等。这些具有独特教学价值与阅读价值的材料整合成具体的项目课程,以此资源为凭借进而创生“农诗”文化课程的教学范式,可以有力推动班本化的教学实践探索。为使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升阅读能力,课题组成员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学习目标,创生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实践样态。
1.场景化学习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之一《锄禾》一课时,教师根据诗意制作了一组连环动画片: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上的一条条裂缝像蚯蚓一样向远方延展;田里的禾苗全晒蔫了,“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远处的田野里,一个戴着斗笠的农民正挥动锄头锄草,他身上缀满补丁的破旧衣衫全被汗水浸湿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滴落在脚下干涸的土地上……学生们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完全被这画面震撼了。
通过观看画面,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内心感受,明白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懂得了自己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流汗辛苦耕作而来的,感悟诗人对农民的怜悯与同情之情。
2.迁移性学习
有了学习古诗《锄禾》的经验和感受,再学习《古诗两首》之二《悯农》时,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虽然农民们日夜劳作,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却仍然摆脱不了被饿死的悲惨命运,因为收获的粮食全被贪婪的剥削者掠夺了。
《锄禾》和《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两首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古代的农村并不都是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农民的生活极其悲苦,时刻挣扎在死亡线上。
3.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农诗”时,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农詩”学习作为基点,向课外“农诗”诵读延伸,成为其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夏日田园杂兴》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十二首诗,一共六十首。诗人将一年四季的田园生活浓缩在六十首诗中,对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为了让学生对诗人生活的时代有更全面的认识,对当时的农村风貌有更具体的了解,在学习《夏日田园杂兴》这首诗时,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也可以与同学互助学习,但要充分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意,并分批把“田园组诗”的所有诗篇熟读成诵。
五、通过项目驱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甄别力
叶嘉莹先生认为,要使读者与诗人的心灵产生感应,吟诵是最好的方式。叶先生指出“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词中兴发感动的特质,也是与吟诵的传统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读诗的时候,伟大的诗人都成了你的朋友,苏东坡、陶渊明、杜甫尽在眼前”。因此,为了让学生感应诗心、感悟诗意,就要让学生“手不释卷、曲不离口”。
1.每日三诵
(1)晨诵。每天早读课抽出十分钟时间,让班长带着全班同学朗读、背诵《农诗校本课程》中的诗篇,如选自《诗经》的“农事诗”、唐诗中的“咏农诗”、宋词中的“咏农词”,等等。
(2)午诵。学校的校园广播每天中午播送“农诗”配乐朗诵和“农诗”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广播唱、读、背,悦耳的朗诵声和动听的歌声溢满校园。
(3)路诵。每天中午放学、下午放学时,各班级学生排好路队,一边走一边齐声背诵“农诗”诗文,整齐有序地离开校园。
2.农诗采撷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农诗采撷集”,里面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自己已经熟练背诵的“农诗”篇目;第二部分是撰写自己的读诗心得体会、摘抄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笔者每隔一段时间就组织班委会对全班学生的“农诗采撷集”进行一次评比。评比时先看谁的“农诗采撷集”中积累的篇目多,再看谁的读诗心得写得好,根据评比结果分别给予“每周之星”“每月之星”“学期之星”“年度之星”的称号。
3.你点我背
为了检验学生“农诗采撷集”收录的篇目是否真的会背,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你点我背”活动:师生之间你点我背、同座位同学之间你点我背、小组之间你点我背……这项活动的开展,既增加了“农诗”诵读活动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
4.课本剧竞演
“农诗”读本中有不少诗篇人物形象鲜活,非常适合角色表演,如《夏日田园杂兴》《村居》《所见》,等等。因此,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农诗”课本剧竞演活动。使“农诗”文化课程的推进过程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表演课本剧的快乐中深入感受诗情与诗境。
5.主题实践
许多学生虽然把“农诗”背诵下来了,但是对诗意却一知半解。为了督促学生对“农诗”的理解与应用,学校定期举行“农诗”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分“农诗手抄报”“主题研究报告”两类,每月评比一次,班级评出优秀成果再推荐参加学校的评比。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到《农诗校本课程》上查,有的到“农诗”学习平台和互联网上搜索,有的到学校图书馆查阅……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农诗的热情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力和创新思维力,提升了学生甄别与筛选信息的能力。
六、结语
叶嘉莹先生说:“你背下的诗句都将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诵读古诗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深邃隽永的艺术审美。我们开发、实施“农诗”文化课程,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作家或诗人,而是把“农诗”这一中国浩瀚诗海中的璀璨明珠薪火相传,使学生将来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从中汲取慰藉人生的文化滋养,找到走向远方的信心与动力。
【参考文献】
[1]叶嘉莹,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