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芸
摘 要:中学生正处于“复杂多变”的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当今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以期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例研究
自尊心过强或过于自卑、学习考试压力大、心理抗压能力不强、早恋问题的侵扰、性格与环境的格格不入、与他人交往能力较弱等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以及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
假如道德与法治课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教师却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或者碍于种种因素,课堂中渗入心理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灵活运用这些因素,不仅能调节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更能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渗透理念,凸显温情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些学生调皮捣蛋,甚至会出现厌学的现象;有些学生喜欢跟教师唱反调,甚至态度较为恶劣;一些学生没有规则意识,经常违反学校纪律等等。有些教师就把学生的这些表现统统归咎于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于是,处理起这些问题时往往采用强硬的、居高临下的说教手段,使得学生更加不服和叛逆。最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阻碍了其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假如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并对症下药,可能就会出现另一个局面。
在一次上课过程中,某学生课上一直耷拉着脑袋,由于平时该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笔者本能地认为他不认真听课。于是,笔者直接点了他的名字,并严厉地将他批评了一顿。让笔者疑惑的是,他毫无反应,看着笔者的时候目光呆滞。课后,班主任告诉笔者,该生的一个至亲刚刚去世,所以他一直很伤心低落,不能从这阴影中走出来,对待学习更加散漫。对于自己不分青红皂白的责骂,笔者感到很惭愧。于是,笔者找到他当面向他道歉,并跟他深入谈话,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尽可能地鼓励他、帮助他,以期望能够帮助他尽快摆脱悲痛。几次深入沟通后,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在一次下课后,他找到笔者,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亲人的决心。
由此可知,道德与法治教师只有明确牢记心理教育,浸透本学科的教育理念,才能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解决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挖掘教材,有的放矢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如情绪双刃剑的影响;勇于面对挫折、磨砺坚强意志;敬畏生命、珍视生命;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做更好的自己等等。教材从各个方面浸透着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灵活机智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例如在讲“不同情绪的不同影响”时,要让学生知道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学生要学会调控自我情绪,促使自身健康成长;同时,要教育学生认识到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所以,我们要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忘关心他人。
三、“情化”魅力,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要用直观的视频体验、丰富的感情升华体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情化”魅力。如在讲述“民族精神”这一内容时,笔者首先播放了自己剪辑的里约奥运会女排扭转局势的视频,学生们看得紧张激动,纷纷叫好。紧接着,笔者又播放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赢得金牌与站在领奖台领奖的时刻,当听着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有些学生自觉地站起来,带动全班站起来唱响国歌,在此情此境下,有些学生热泪盈眶。在中国女排精神的渲染下,学生们充分地体验和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促使师生的爱国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女排永不服输、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爱国热情。所以,一节优秀的道德与法治课,能够直达学生的心灵深处,触动那根让他们心动、情动的弦。
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舞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失时机地激励和鼓舞学生,触动学生心灵,以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例如,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结合你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说说让你感动的守护生命的那些事。这时,我班一个较内向的学生(平时很少举手)举了一下手又放了下来。笔者看到后及时叫起了他,微笑着鼓励他回答。让笔者意料不到的是,他还是不大敢说,摇了摇头小声地说不会。笔者知道他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不大愿意在大家面前回答问题。笔者依然微笑着跟他说:“没有关系,老师知道你應该是有故事想跟大家讲的,这样吧,你把这个事例写在纸上,由我读给大家听好不好?”他答应了,写了不到一分钟,他又举起了手,等其他学生回答完后,笔者又叫起了他,他小声说:“老师,我愿意跟大家讲一讲我的故事。”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他真情地讲述了他幼时跟家人在外旅游遇到火灾时,消防员勇敢地解救他与家人的故事。当他讲到消防员将防毒面具戴在他头上,抱着他跑出火场时,他哭了。他说:“那时,我本来很恐惧,很害怕,当消防员叔叔抱着我跟我说‘别害怕,叔叔来救你了’时,我内心觉得好安全,感觉那是妈妈的怀抱。”他很动情地讲着,那一刻,全班学生仿佛都感受到了消防员叔叔踏实安全的怀抱。讲完后笔者拥抱了他,学生也给予了他饱含情谊的掌声。这个学生眼里含着深情的泪花,那是发自心底的触动,他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情谊以及对他的肯定。从那以后,他比以前自信多了,举手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这就是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和鼓舞的力量。
四、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要想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想学、要学和乐学的主动性。
而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如在教学“友谊之树长青”这一课时,笔者说道:“什么样的朋友是真正的朋友?跟你一起笑,跟你一起哭;你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落魄的时候给予你鼓励;当你做得不好的时候能及时指出你的错误和问题,而不是一味地纵容你的过失……这些才是真正的朋友。”同时,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心愿》。采用这种比较容易感染情绪的形式,可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接着笔者让学生谈结交朋友的体会、谈怎样交朋友、对比志同道合的朋友与“狐朋狗友”两者的区别及各自带来的影响,使学生从情景的感染、对比中,初步感知真挚友情的重要,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友情观。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无比重要。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首先要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教学素养,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感受、体会并学习自己优秀的品行。然后要将育人意识内化为自身自觉的行动。教师还要及时把握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道德与法治教学浸润学生的心灵,为祖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丽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02).
[2]周晓青.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4(06).
[3]曹素霞.思政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之我见[J].赤子,2014(05).
[4]陈建梅.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