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发展一体化的加速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我校也开设了与专业对口衔接的国际班,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基于一段时间的实践,结合实际效果,有了以下的初步回顾和反思。
【关键词】职业学校;国际班;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陶冉冉,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我班是以出国留学为目的,以药学专业为载体的第一期国际班,在班级管理上无先例可循,需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对学生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进行管理。
一、学生学情分析
相同处:年龄相仿,男生多为活泼型,女生多为内敛型,但在与同龄人相处中表现出的更多是跳脱、随性的一面;家境总体较为优渥,在生活中被很好呵护;行为、习惯的表现上总体呈现出:好拖沓,做事执行力低;责任心不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易浅尝辄止,求好求胜心弱;思维活跃和知识面较宽广,对新鲜、新奇事物抱有好奇心。
相异处:入学的目的不同,学生绝大多数是根据家长意愿择班,自身对于未来的发展不甚明确,家长对于孩子的发展需求分为以提高英语为主和以出国为主两种;入学的基础不同,学生来自南京不同层次学校,入校分数差异也很大,反映在平时学习、生活上的态度、习惯、能力不尽相同,甚至差别颇大。
二、德育管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国家的治理如果只靠行政命令和刑罚来管理,人们就只会想办法钻法令的空子,逃脱惩罚,而无羞耻之心;但若用道德礼仪来教化百姓,人们便有羞耻心,做事遵规守纪。对学生的管理道理大体也是相似的。“礼”先于“刑”,将德育管理置于首位。
1.教育定位和正确的思想引导。入学开始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求学目标——留学美国。让学生结合平时所见所闻罗列美国对于学生的要求,总结出“自律性”是学习、生活中最核心的要求,“服务”是贯彻始终的意识。根据于此树立班风、班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作为国际班,在管理上要兼顾中外,吸取其中优秀的部分,尽早让学生浸润、适应不同文化,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本着“尊重民主、强调平等公正,鼓励主动报名、有意识培养服务意识”的原则和目的,对班干部的选拔上进行革新。除了班长以外其他名称均由某某班委改为班代表或课代表,每一位同学都需承担班级管理职责;但在选拔上以自愿报名、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对于竞选失利的学生有优先选择其他岗位的特权。这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他们都置身于班级服务中去,将“权力”转化为“服务和义务”,培养责任心、锻炼工作能力。之后细化工作后,班主任主要做的是“后勤保障和协管支持”,具体操作交由班代表、课代表、有兴趣的同学,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磨炼、提升学生,凝聚班级。从班级布置、班报设计、卫生分组、活动安排……皆适用于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严格管理常规与人性化关怀并重。大家共同制定班级条约,做到量化、细化,并严格遵守;班级代表、课代表做好记录,定期公示。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個人都需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结果。“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为学生接受、喜爱的老师,学生对于她的要求大多会积极响应和自觉遵守。平时对于学生的了解、关心是管理学生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行为。通过周记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平时的生活;记得给每一个学生过生日,送上附有班主任和每一位学生祝语的贺卡;建立家长微信群,密切和家长的联系,全方面了解学生的信息;鼓励、推荐学生参与各项交流活动,帮助树立自信……与学生的心慢慢拉近,却不失严格保持威信。
三、智育管理
德、智的发展是对学生的全面考核,互相之间也相互促进。对于国际班的学生来说学业是他们将来求学的学术基础,不可忽视。
1.设立合理目标。国际班的留学目标有学业上的硬件条件:托福考试过关、GPA不少于3分……这些就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在平时的学习上不能松懈。针对学生入学分数差异大且整体分数不高的情况以及就学两月表现出的学习习惯、能力上的明显欠缺,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学习小组的分配,鼓励团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2.重视过程监督、考核。监督和考核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保证。比如,针对托福的准备,设定好学生每天托福单词的学习量,晚上默写后需家长签字,第二天的早自习或自习课进行抽默,反馈学生及家长结果;平时课前要求预习、课后复习、作业不抄写、订正即时、课代表和学习班代表记录课堂情况……从基础开始,逐步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3.传授方法和交流经验。对于国际班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国外的知识和文化,老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文化特点 “因材施教”,“授之以渔”,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培养他们的学习力,不仅学得好还要会学习。只有掌握学习的技巧才能 “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更好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这也是学生们将来在美国求学时所必需的学习、生活能力。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如托福单词学习,注意让学生自行总结方法、规律,并进行全班的师生交流,共同受益。
开学至今已近两月,教育教学工作仍在途中,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他们会有反复、会有变化,最终效果也有待之后的显现、验证和改进。教育教学之路是一次次静待花开的过程,我们终需不断探索、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姚泽基.国际班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04).